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组织部长言论: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2021-08-30 13:25: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人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作出了部署、明确了方向。组织部门是人才之家,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善于辨才、引才、育才,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善于“辨”才,常做识才选才的“伯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善于识人、辨才是组织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组工干部的基本功。对于基层而言,乡村人才不一定要具备“高学历、多经历、懂经济”的特质,而是要更接地气、更懂地气。应破除用才桎梏,打破旧有思维,立足本地,挖掘本土人才,善于就地“取”才,摒弃“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陈旧观念,破除以学历、资历为评判人才的标准和以职称、论文为招揽人才的“门槛”。练就辨才慧眼,充分结合乡村地区发展实际,摘下“有色眼镜”,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干在农村,具有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及经营特长的生产致富能手挖掘出来。盘活人才存量,建立乡村人才信息数据库,注重分门分类“建档立卡”,绘制“人才地图”,不断提高乡村人才的针对性、适应性和精准性,以“人才活水”激发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善于“引”才,构建集才聚才的“磁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组织部门当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在引才聚才上下功夫,广开门路、拓宽新路,构建起集才聚才的“强磁场”。不拘一格引人才,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引才的视野渠道,打破部门、行业、体制等壁垒,突破地域、身份、专业等界限,促进各类人才队伍贯通流动。聚焦人才引进“老大难”,打破传统引才用才的思维定势,探索“飞地”指导的引才新模式,拓宽“外才内用”的新渠道,不唯地域限制引才用才,签约专家学者对企业经营、社区治理等领域进行“飞地”定向指导,形成“工作生活在外地、服务贡献在本地”的柔性引才理念。引导市场主体为乡村人才服务,发挥市场优势,探索“市场化”引才用才模式,构建新型的人才供应体系,采用市场化委托方式,聚合资本、技术、团队等创新要素,让人才“高流动性”成为新常态,不断提升乡村引才灵活度、用才匹配度。

善于“育”才,打造爱才敬才的“摇篮”。“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当前人才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组织部门须着力把引才和育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甘当乡村人才的“保姆”,为培育乡村人才精心准备“营养餐”。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乡村人才多来自一线,有技术但缺乏专业,须引导他们多到田间地头“墩苗壮骨”,开展“菜单式”、“订单式”专业技能培训,真正做到按需施教、因人而教,练就真抓实干的“硬功夫”。不断提高人才增量,全方位培养乡村振兴的各类人才,坚持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既讲究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更讲究“五个振兴”的齐头并进和转化衔接,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以人为本重关爱,建立政治上关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立体式保障激励机制,从制度上解决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者兜底减压,为敢闯敢试者撑腰鼓劲。

(滨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大为)

标签:
责编:袁中江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