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治理校园“亚腐败” 需要三道“防火墙”
2017-04-26 08: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些日子大热电视剧非《人民的名义》莫属,而《人民的名义》又以现实的名义衍生出多种现实版,从而形成新的热点,让人们再一次认识到腐败危害之大,反腐防腐之艰难重要。 

  《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反贪局局长陈海的儿子陈东,外号小皮球。本身是红三代的他却认为腐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热爱踢球的小皮球15块买了个替补队员,结果两节体育课都没有替补上,还有让同学抄作业一次可以挣5块钱等等。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不花钱办不成事了,甚至是反贪局长的儿子都不能例外。 

  北京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家长黄女士从小皮球这里找到了现实版。这两天她的儿子每天放学都能带回一包食品,有时候是牛肉干,有时候是糖果。儿子说这些都是帮同学写作业挣来的。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小皮球”不仅存在于电视剧中,在真实的生活中,“小皮球”也并不少见,只是程度不同、形式不一。 

  就像似病非病的亚健康一样,校园里的这种似腐败非腐败的现象可以称为“亚腐败”。这种“亚腐败”主要来自于家长、老师和社会的传染。社会上盛行的各类容易引发腐败的潜规则,世俗江湖里花钱办事的便利性,这种上行下效的影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是潜移默化的。 “亚腐败”隐藏着腐败的病灶,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都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是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公正的利他主义者,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丝毫不能小觑。 

  治理校园“亚腐败”,需要三道“防火墙”。 

  首先是老师这道“防火墙”。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但是教书与育人在一些老师那里越来越失衡。课业成绩挤压了育人空间。本来主要负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班主任,因为是兼职而忙的不亦乐乎。很多班主任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方面的训练,往往把责任推给家长。班主任的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日渐薄弱,反而对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亟需让班主任专职化、专业化,让班主任专职做好育人的工作,这也是很多国家的做法。有了班主任老师这道“防火墙”,其他老师的不良行为,也会被班主任主动隔离。 

  其次是家长这道“防火墙”。 

  许多家长不管做什么事,往往顾及不到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比如当着孩子的面说职场上的勾心斗角,甚至还貌似平等的和孩子商量:教师节了给老师送什么礼物。还有的家长带孩子去饭局和歌厅这样成年人的场所,幼小的心灵往往因此受到污染。做家长的必须时时刻刻想到,我说的话做的事是不是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要时时刻刻想到孩子今天在学校有哪些事有哪些感受要和孩子交流,进而给孩子指出哪些是不正确的,如何改正。 

  第三是社会这道“防火墙”。 

  孩子不可能与社会隔离起来。关键是社会的每一个人要有一种“孩子思维”,一言一行都要考虑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曾有国内记者就我国行人闯红灯的顽症采访了几个国家的行人,问为什么在这些国家他们很少有人闯红灯,结果这些国家的行人几乎是一致的回答:如果正好让孩子们看见这种行为,就是不可饶恕的诱导犯罪。这启发我们每一个人思考,我们的不经意影响了别人的孩子,同样别人的不经意也会影响我们的孩子。只有大家共同为所有的孩子着想,才会有一个好的社会风气。 

  《人民的名义》中,面对小皮球“亚腐败”,爷爷陈岩石直击死穴:那还不是大人的世界出了问题,把孩子带坏了。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校园“亚腐败”必须防微杜渐,学校、家长、社会,必须三管齐下,建立三道“防火墙”,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正义、和谐、平等的社会环境,塑造孩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新闻链接:424日《中国青年报》http://zqb.cyol.com/html/2017-04/24/nw.D110000zgqnb_20170424_1-09.htm 

  作者:丁慎毅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