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抓阄回家过年”的背后辛酸谁人知
2017-01-20 11:0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月17日,距离农历除夕还有10天,在南宁铁路局局白果村工区会议室里,大家你推我让,谁也不愿主动去“认领”唯一一个回家的名额。在副班长杨帆的建议下,大家一致同意采用“抓阄”的方式决定去留。只有曹传宗不知道这是一个善意的“骗局”。1月18日中国青年报 

  春节,意味着团圆和欢聚。然而,当万家团圆、举杯欢庆,享受家的温暖与温馨之时,殊不知还有一群人,有家却不能回。曹传宗,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每年春运都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光热,女儿出生至今都未回过家。朴实的工友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拗不过他的“固执”,便精心制造了一个善意的“骗局”。将事先准备好的四张写着“回家”的纸条揉好放到盒子里,曹传宗先抽。这场“骗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更应是感恩,我们都欠奋斗在幕后的工作人员一声谢谢。 

  在经历了一年的辛苦忙碌后不少人能在春节长假里好好放松一下,然而,对于铁路人来说,春节恰恰是一年里最辛苦、最繁忙、最劳累的日子。每年春运,铁路都承担着输送上亿人次的重担,运输量的剧增要求他们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春运中的‘逆爱’坚守” “90后铁路夫妇的3分钟站台约会”、“秦岭深处小站守年人”、“宜万铁路上的守石哥”……一个个简单的小故事,却让人很暖心,对比他们的默默奉献,我们回家之路的“小曲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无数父母的心声,唱哭了无数在外奔波的游子们,也让铁路人感慨颇深。铁路职工很多都是散布在铁路沿线,工作地点离家几百公里现在都是正常事,过年陪着父母、老婆、孩子围坐桌前欢声笑语几乎是一种奢望。但有些工作总有人要干,选择铁路服务行业就注定要舍小家而顾大家。而当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立即奔赴现场,奋斗在一线,保证旅客安全和列车运行。 

  作为春运中最重要的交通方式,铁路一直在不断建设发展,而线路的增设、列车的增开都注定要有更多的人投身于春运工作。作为享受服务的我们应心怀感恩之心,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才让出行真正变得安全、舒适、快捷,让我们的春运回家路走得更好 

    

  王成成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