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赞赞新生活 > 正文
学习“信义老爹” 铸就“信义”丰碑
  

10月18日晚,睢宁县一位83岁的老人与世长辞。遗体告别仪式上,前来吊唁和送别的,不仅有他的亲友、邻居,还有认识的、不认识的数以千计的群众。老人名叫杜长胜,曾获评“第五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中国好人”荣誉称号。他用3年多时间替去世的儿子儿媳还清300多万元债务的故事,感动了世人,点亮了人们心灵深处最圣洁的诚信之光。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信义老爹!

替子还债,体现“一诺千金”的诚信。“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些账还了!”“来吧,拿着借条来,我儿子不在了,账我老头子认了,我给你们重新打借条。”面对家庭的变故,面对丧子的悲痛,杜长胜老人坚强地站立,主动揽下了儿子的债务。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孩子死亡以后,其父母是法定的遗产继承人,如果继承的遗产不能全部清偿债务,剩下的可以拒绝偿还。但杜长胜却说:“人得有诚信。”“儿子的债我必须还,‘债’是人的责任。”

奔波劳碌,展现“勤劳善良”的本分。账,认下了,如山一样沉重的债务从此实实在在压到了杜长胜的身上。他把大儿媳妇的死亡赔偿金、自家的拆迁补偿款、手中的流动资金加上老两口多年的私房钱全都拿了出来用于还债。他带着孙子尝试着把面粉厂小规模地经营起来。请不起工人,他就一样一样自己来。装车、送货、卸货、跑销路……50斤的面粉袋,他一天要扛下近200袋。那段时间,他累得连路都走不动,咬着牙硬挺着,“不忙不行,不忙哪来的钱还账!”老两口一分钱一分钱地省,十几元十几元地存。没了住房,他们住进村头简陋的板房。一件破旧不堪的棉服,伴随他们数个严冬。顿顿煎饼、盐豆,几个月都难得吃上一顿鱼肉。

捐资助学,彰显“义薄云天”的慷慨。3年多时间,杜老替儿子儿媳还清了300多万元的债务。2015年6月,杜长胜荣登“中国好人榜”,10月被评为“第五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获奖后,各级文明办先后送来了17万元困难道德模范补助金,希望老人能够改善生活。没想到,杜长胜收下这笔钱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梁集镇政府,要求捐给贫困学生。镇政府考虑到老人自己生活也很困难,没有接受这笔捐款。后来,杜长胜先后跑去五六趟,镇政府不得已才收下了2万元,筛选了20多名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给每人发放助学金。

杜长胜老人走了,但是他的诚信精神永存。“信义老爹”为子还债的故事,点亮了很多人心灵深处的诚信之光,也给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诚信教育课。弘扬诚信精神,践行诚信品质,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拥有诚信才能拥有未来,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前途注入更多无形的动力源泉。即便是山高路远,只要恪守诚信精神和品质,我们就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社会的认可,就能走向成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