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大国工匠”的职称不能卡在人情
2021-04-30 18:12:00  来源:北京日报  
1
听新闻

“国家给技术工人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可以评正高,却因为企业的一个章失去评选资格。放眼全国,与我遭遇一样的技术工人,到底还有多少?”近日,新华社对“大国工匠”鹿新弟的报道引发关注,而鹿师傅反映的问题更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鹿新弟技校毕业工作34年来,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凭的是一身真本事。辨一辨柴油机排气的颜色、形状和气味,上手摸一摸机油,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故障原因……据统计,这位“发动机医生”累计完成创新成果五百多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不乏其他城市开出几百万的价码挖人,可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鹿师傅正是中国制造业稀缺的高级人才,也是很多职业院校学子、企业一线工人的榜样。

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反复强调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中国制造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想方设法拓宽技术工人的发展通道。就职称而言,相关部门已经明确,在“蓝领”中设立正高级工程师,各省市也陆续拿出了具体办法,像鹿师傅这样的工程师完全符合参评条件,可为啥就是评不上?

“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高级工程师,你评上了,怕别人有想法。”从相关负责人的一番话,不难看出好政策和硬条件都输给了人情。更令人忧心的是,记者调研发现,这样的问题并非个例。国家层面虽有给力的扶持政策,但一些企业自我设限,到头来政策红利落不到一线工人头上。如今鹿师傅见诸报端,而那些默默无闻的技师又有多少?

一家企业也好,一个地区也罢,发展终究要靠人才。而最能激发人才干事动力的,就是给予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相关部门才积极改革,与时俱进地优化体制机制。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僵化保守显得有些落伍。放着企业发展、地区发展的大账不算,反而以人情世故的潜规则推三阻四,透支的是自己的未来。

前不久举行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传出了一系列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的鲜明信号。如何关爱能工巧匠,关乎个人权益,更影响国家未来。鹿师傅的遭遇值得关注,期盼相关部门调查研究,也期盼更多地方举一反三,合力打破工人职业发展中有形无形的梗阻,让政策红利充分激发创新动力,让更多优秀的一线工人脱颖而出。(崔文佳)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