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海俊 图/朱寅
麦浪翻滚,金穗飘香。云南石屏,洋溢着丰收喜悦的花腰彝族群众在麦田里举行开镰仪式;江苏吴江,一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来回驰骋……放眼望去,一幅“夏忙丰收图”正在神州大地铺陈。
“仓廪实,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采取“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培育种子里的“金种子”、打造现代农业“金扁担”、实施粮食收购“托低价”……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不仅稳住了农业“基本盘”,还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如今,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对“麦”向丰收有着深刻的感悟。
“麦”向丰收,这是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有力诠释。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面对人多地少、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只有确保耕地数量与质量、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才能提高粮食产量。在耕地保护上,江苏建成高标准农田4600万亩,中高等级耕地占比达83%;在种业翻身仗上,黑龙江“龙垦2021”亩产1200斤以上……从共守耕地红线到共克种业难关,从过去“会种地”到现在“慧种地”,全国在上下“一盘棋”中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我国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2021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达到13657亿斤。
“麦”向丰收,这是对“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生动描绘。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有1.1亿亩晚播麦,冬前苗情为近10年来最差。挑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年后的“倒春寒”疫情,席卷全国20多个省市,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保夏收就是保饭碗,保夏粮就是保安全,面对挑战和困难,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技人员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众志成城打响夏粮“保卫战”,修复农田、抢种补种、防治虫害。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正是有着与时间赛跑、用勤劳耕耘,小麦一亩也没撂荒。以受秋汛影响严重的河南为例,今年全省夏粮面积仍然保持在8500万亩以上,“中原粮仓”稳稳当当。
“麦”向丰收,这是对“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最美映照。在希望的田野上,粒粒金黄的麦子、隆隆轰鸣的农机、抢收抢种的农民,这些最美丰收景象,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共振的大背景下,让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把聚焦中国的镜头拉长放大,“麦”向丰收,只是其中一个生动切片,精彩绝伦的北京冬奥圆满落幕、“太空出差”的“神十三”顺利回家、逆行而上的战“疫”青年冲锋在前、加“数”前行的中国制造乘势而上……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正迎来一个个“丰收”,构筑起民族复兴的“大仓”。
“麦”向丰收来之不易,颗粒归仓还需竭尽全力,开辟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组织劳力抢抓农时、畅通夏粮收购渠道,只有夺取夏粮丰收最后胜利,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