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7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各地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提高管网、用网、治网能力,让网络安全深深植根于全体国民心中,齐心协力筑起国家网络安全坚固长城,才能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下好意识先手棋,一念不偏万事稳。据统计,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网络安全一头连着“国泰”,一头连着“民安”,互联网安全既是防线,更是底线。思维是最强导向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要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用好网络宣传周这一契机,打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战,多层次、多窗口、多渠道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从思想层面入手,加大网络安全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基层的推动力度,将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灌输到全体网民的每一个“细胞”,引导网民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占领思想潮流“主阵地”,从而将人人的网络安全意识内外于心、外化于行。
释放网络正能量,一言不歪万家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抖音、微信、QQ等成为广大网民的生活空间地带,也导致网民生活变得更加透明,所面临的的网络安全形势更加严峻。近几年的国家网络安全周主题均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就是要答好“为了谁”课题,让为人民、靠人民成为“一鼻两孔”,相辅相成、相生相融。广大网民要在网络文明建设中争当“站且督”的维护者、“起而行”的推动者,用法律的尺子来衡量自己在网上的言行,讲诚信、守秩序,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好麦克风,千方百计唱好网上“好声音”,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要主动亮出“身份自信”,争当“行家里手”,肩扛网络安全“先行使命”,敢于同错误思想、言行作斗争,练就“火眼金睛”,对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的不当言论,肆意质疑主流文化传统、污蔑英雄形象、破坏政府公信力等,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对不良信息及时举报,始终以一名网络“尖刀手”,当好网络安全大门的“哨兵”“卫士”。
握紧网安五指头,一个不少天下平。为提升网络安全,国家制定了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颁布了网络安全法。构筑网络安全屏障、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哪一方面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事情,更不会主动加固,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要善待、善用、善管,强化治理与应用、用法与执法、自律与他律“实战”功能,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网络安全责任,以责任倒逼工作落实,变“要我抓、被动抓”为“我要抓、主动抓”。建立联动机制,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融合共治共享,用硬实力扛起网络安全的硬担当,形成联动抓网络安全的工作格局。
安全松一寸,危害多一尺。凝聚网络安全重于泰山共识,让人人都是网络安全的参与者,人人都是网络安全的受益者,人人都是网络安全的护卫者。以人民的力量净化网络空间生态,画出全民安全用网的最大同心圆,共同筑起牢不可破的网络安全防线。(杨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