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学习“糜林精神”,冲刺脱贫攻坚
2020-06-28 16:31:00  来源:金山网  作者:陆戈  
1
听新闻

近日,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对镇江市农业科学院糜林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批示:糜林同志一生为农、一心致力于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致富,令人感动,我们要向他学习,与全国对口帮扶地区携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积劳成疾、因病去世的糜林同志33年如一日脚踩泥土、心系农民,把科技兴农、助民增收作为毕生奋斗目标,积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既讲给农民听,又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掌握应时鲜果先进栽培技术,实现脱贫致富。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嘱托,做到了“全国哪里穷,他就往哪跑”,把科技成果陆续推广到中西部地区4个省、17个县,累计培训农民16万多人次,辐射带动20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知识分子、一名农业专家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三农”的无比热爱和对事业的无悔追求。

在脱贫攻坚一线,还有许许多多敢打敢拼的干部,糜林同志只是其中一员。一双双泥鞋,丈量着山村的路;一本本工作簿,记载着扶贫的事;一根根早生的白发,“数”说着他们的辛苦。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广大党员干部要接过糜林同志手中的“接力棒”,聚焦聚力“两不愁、三保障”,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咬定目标不放松,以“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敢于担当不避难,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埋头苦干不懈怠,完成好糜林同志没有完成的夙愿。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就像滚石上山,越往后难度越大。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需要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发扬“糜林精神”,成为农民有求必应的“百宝箱”和停不下来的为农服务“陀螺”,发挥好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作用,把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陆戈)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