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04亿,庞大的网民群体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新消费市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数字经济更是在保障消费和就业、推动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了强大的增长后劲。追根究底,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是不断增长和流动交互中的数据,在新时期,把握住数据洪流的走向,就把握住了时代的风口。
今年4月初,国家层面发布了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驾齐驱,这是呼应数字经济的时代铿锵之音。
数据要素“大战大考”中勇担使命。突如其来的疫情揭露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困局:公共医疗资源、防疫物资、企业产能、基本生活保障能力等基础数据的缺失,体现了日常数据采集与管理维护的疏漏;社区纸质登记信息、逐级上报,效率低、信息重复、传输拥堵等时刻在上演;全国各地纷纷上“码”、紧急上“码”,积极探索数字时代个人健康信息码的大数据应用。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最大差异在于可以低成本试错,迅速应时而变,展现了高度的韧性和融合度。疫情防控的“大战大考”之后求大进,智慧城市建设正在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必将深度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据要素赋能市场应用。广泛的互联网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电商为代表的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广大网民的消费方式之一。以李佳琦、薇娅等为代表的直播带货达人打开了新零售的大门,并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期间带动了无数“县长”走进网络直播间,为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在线吆喝,实现流量与销量齐飞,带动广大网民参与网络脱贫攻坚。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2019年交易规模达10.63万亿元。数字贸易正在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2019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862.1亿元。互联网应用所产生的数据要素正在形成大流动态势,平台经济生态圈极大丰富,让人人都有参与感,数字产业的价值和潜力日益凸显。
数据要素全面发力新基建。疫情防控常态化,复工复产全面推进。全国各地纷纷发力新基建,以“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各地纷纷上马的城市大数据中心、各大车企竞相角逐的车联网产业、传统产业转型赋能的工业互联网、不断扩容布点中的5G网络,政府、企业、社会以积极融入数字经济生态圈的生动实践喜迎新时代的变革。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数字经济势不可挡。腾“云”驾“物”,用数据要素将人、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重新定义联结,成为经济社会的全新底层支撑,必将推动经济实现新一轮快速发展。(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