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掷地有声,指明了奋斗方向,坚定了必胜信心。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5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1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努力,虽然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咬定青山不放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这四个“关系”牵连疫情、民情、社情、国情、世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国家建设发展,增强信心,坚定不移咬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动摇,戮力同心、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接续奋斗,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做到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中国精神天地新。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中国精神历久弥新,催人奋进。“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要奋力争取大战大考双报捷,不获全胜不收兵。(周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