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抓落实要善抓“潜绩”
2018-12-07 14:58:00  来源:金山网  作者:李瑞强  
1
听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这一番话,对于基层抓落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重“痕”留“痕”是为了凸出“显绩”,不重“绩”不留“心”是弱化了“潜绩”。

  在落实中央精神方面,一些地方和单位搞“过度留痕”,“痕迹主义”大行其道,热衷于开大会、发文件,会议规模动辄上百人,会长多达数小时;文件内容看似周全、细致,但落实了多少,却打着问号。精美的台账、漂亮的档案,这些能够看在眼里的“显绩”,确实做得十分到位;然而,具体在工作落实上,难免忽视那些看不见的“潜绩”,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情况。毕竟基层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在“显绩”上用了九分劲,那么,还剩多少精力花费在“潜绩”上?干工作不能只抓“显绩”,更要在“潜绩”上下功夫。

  在基层抓落实,之所以要重视“潜绩”,是因为相较于“显绩”而言,“潜绩”更难抓、更需要抓、更直接关乎着百姓的利益。比如,江苏省在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不仅积极安排,而且出台了奖励扶持资金,按苏中、苏南、苏北三地不同经济水平,实行不同的奖励补助。这就才是认真抓落实,不简单地“一刀切”,而是充分考虑每个地方,甚至是每一家农户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通过奖励扶助使群众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既享受了“山美、水美、田园美”的舒适环境,又避免了环保成本带来的额外负担。

  抓落实要善于抓“潜绩”。“潜绩”往往周期较长、见效较慢,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则是抓“潜绩”的应有态度。要脚下有泥、心里有谱,有恒心、有定力、有情怀,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抓,实实在在地抓落实。在抓“潜绩”的过程中,要具备“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持,心系群众,不计较个人荣辱,把最难的事、最大的风险留给自己。深入一线,联系实际,上下而求索,造福一方百姓,树起一座丰碑,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胸襟,也是一份大写的担当。

  为基层创造一个抓“潜绩”的环境,需要创新考核督查方式,从重“痕”转向重“绩”,从重“面子”转向重“里子”。考核、督查不在次数多少,而在于能不能督到点子上、考到关键处。工作上“留痕”过度,病症虽表现在基层,其实根子却在上级考核单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往往造成什么样的工作形式,如果上级依旧热衷于看资料、听汇报,免不了基层干部花时间、费精力在汇报材料上“搞美容”。应该倡导上级单位多到基层一线去,多问老百姓的评价,这样倒逼着基层干部撸起袖子抓“潜绩”。

  善抓“潜绩”不在于抓了多少,而在于抓成了多少。要破除“留痕”过度等不正之风,切实完善考核提价标准,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控制督导检查、索要报表等的数量和频率,迈开步子、沉下身子去现场摸实情,真正深挖实实在在的“潜绩”,对注重潜绩的干部多看一眼、厚爱一分,真正让工作流痕回归实干上来。(李瑞强)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