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紫金e评|【学思践悟十九大】用文化的底气托举新时代的自信
2017-12-04 17:32:00  来源:南通网  作者:陈楚  
1
听新闻

  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沃土,哺育出中华文脉悠远;上下五千年的传承记忆,蕴存着中华智慧广袤;勤奋踏实的华夏禀赋,隽永着中华内涵厚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方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是中国的文化,这条宗旨不能变,中华民族寻根意识最强烈,发展中国事业需要守住“根”的记忆。这是底线,更是信仰的仪式感。中华传承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我们的情感认同所在,更饱蘸着民族归属的历史财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非因循守旧,而是主动融入时代,用时代因子描摹传统文化传承轨迹,在创新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诉说的中国智慧,“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方能承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格,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和践行中推动中华文化价值内涵的时代担当,在核心价值观中寻找中国精神的时代体现,在新时代文化创造中,实现中华民族意识大凝聚。旗帜鲜明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代化大众化。

  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方能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文化的自信,就是它总能合时宜的融入时代,总能从如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出发。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是为人民服务,落脚点依然是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的创新服务史,始终为如何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努力前行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何为“文化”?辞典也许只会给出泛泛的解释:文化是一种认同、文化是一种归属、文化是一种不刻意的传承。中华文脉几经历史颠沛却始终传承至今,概因中华文化源自人民的生产生活,始于群居而生的人们用生活记录下来的智慧,“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佐证着中华文化的底气所在。(陈楚)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