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近来,一首饱含深情的歌曲《再见吧故乡》通过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在小城灌南县广为传唱。这首由中共江苏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自编歌曲并集体深情演唱的歌曲,用MTV的形式抒发了全体帮扶干部在帮扶工作即将期满、收官之际,以特别的情怀展示了全体队员两年来的精准扶贫成果,以及对第二故乡的深情厚意,片中的场景全部取材来自被帮扶的第二故乡灌南县,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这不仅仅是一首帮扶的歌声,更蕴含了帮扶干群之间剪不断的帮扶情结,收获的是硕果、情怀和期待。
歌声的背后,收获的是累累硕果。江苏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的队员们在第二故乡700多个日日夜夜坚守中,视驻地为家乡,他们不忘初心,撸袖实干,使一批批产业扶贫项目在当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谷物种植、水产养殖、屋顶光伏、农机合作社等,从“输血”到“造血”、“漫灌”到“滴灌”、“阶段性”到“可持续”的转变,共实施了产业类、公共服务类、民生工程类、基础设施类等4大类15分项共59个到村帮扶项目,使一个个经济薄弱村迈向富裕村,一个个低收入家庭摆脱贫困,清新的歌词娓娓道出了他们心中那份不舍,唯美的画面留下一个个深情的诉说,是为第二故乡迈向富民强村奠定坚实基础的成绩单。他们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丰收之后的喜悦。
歌声的背后,收获的是殷殷情怀。今年2月的《人民日报》曾刊载这样一则报道: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队员、小圈村第一书记王超在短短3个月就走访了农户258户,召开6次座谈会。村里有一条1.7公里长的乡间小路,是贯通外界的唯一主路,过去由于道路狭窄,根本没法错车,特别是农机进出田地,给大家伙出了不少难题。王超到任后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翘首期盼的问题,将路从3米扩宽到了5.5米,还安装上太阳能路灯。正是千千万万像王超一样的扶贫队员,他们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通过一件件小事为群众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 在他们眼中,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们沾满泥土的脚步,走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群众将他们视亲人,掏心窝子的话更想对他们讲,今天,他们将当地群众的殷殷情怀打进行囊,擦干泪奔赴新的岗位。
歌声的背后,收获的是许许期待。两载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一朝即将离开第二故乡,曾经与群众一块苦、一块累、一块干的镜头历历在目,一种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与当地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再也抑制不住,用歌声来表达他们对第二故乡这片土地的无限美好眷恋与帮扶情怀,动情之处让人情不自禁流下滚滚热泪。在这场精准扶贫的战役中,所有扶贫干部情牵第二故乡,为人民群众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大爱无疆地付出都让人刻骨铭记,他们不光是付出,他们同样也有收获,这种收获就是百姓的口碑!“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的阶段性使命已经完成,但十九大为我们描绘的未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还未最终实现,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正是他们与驻地群众共同的期待,期待那美好的岁月早日到来!(孙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