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古代的游子以登高望远、插茱萸等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而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庆祝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敬老孝老氛围也空前浓厚。
想起之前网上流传的“亲情计算器”公式: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24小时,30年总共才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虽然这道计算题有点残忍,但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老人在一起的时光,多为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首先,从家庭中做起,重在行动。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很多人会在节日那一天,把感恩和孝亲的所思所想刷爆朋友圈,人们总结说网上和朋友圈孝子特别多。古人说,孝在于质实。的确,行孝不是说出来的,关键在行动。我们平时多陪陪老人,茶余饭后给他们讲讲工作中发生的新鲜事,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学习发微信,和不在身边的儿女们视频聊天,以解他们相思之苦。平日里时不时的打一个电话,发一个视频,表达一下思念之情;在节假日,常回家看看,和他们聊聊家常,“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要的不多,这些小小的行动可以让他们开心一阵子。
其次,在全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风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一句源远流长的古话。我们不仅要对自己家中老人敬、孝,更要打破局限,积极扩大爱老、敬老、助老的范围,把目光投向那些需要我们关心关爱的老年人身上,切实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变成日常行动,不局限在节日里送送礼物、参加活动,而应时时处处发扬尊老敬老美德,把传统美德化成日常功课,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最后,政府要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经明文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但很多子女在外,他们在老人身边陪伴的时间较少,如果法定假日再增加一天,可以考虑先增加重阳节,更能体现国家对人权、人性、人生的重视,进一步表明重阳节在孝、亲、尊、敬老方面的社会意义。随着异地就医政策地落地,也给随迁进城、跨省就医的老人带来重大利好,但新政的推行还需要一段时间,也有一些难点需要攻克,希望政府能够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帮助老人更好地实现病有所医。
又到一年重阳节,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学会以各自温情的方式去关爱老人,祝愿他们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