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紫金e评|守护法治政府的“生命线”
2017-08-22 18:05:00  来源:名城新闻网  作者:李群  
1
听新闻

  法治,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国家的繁荣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无法治便无以立国、强国,无法治便无从卫国、富民。”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勇毅笃行,法治中国目标澎湃国人之心。当前,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央视热播,“法治”二字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共鸣,也点燃了亿万人民建设法治中国的热情。

  回望过去,法治始终是指引中国这艘航船不变航向的灯塔。审视当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法治搭建起牢固的框架、规范的轨道,使全面依法治国蹄疾步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顺利推进。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中国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的确,一个迈向现代化的国家,她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国家;一个法治国家,必须要有政府的依法行政,如此,才能保证法律法规得到全面的实施。简政放权,祥和之音在民声;严格规范执法,人民获得感溢于表情。如果说,依法行政是政府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把该放的权放足,职能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那么严格规范执法,就是依法行政的稳稳“基石”。公平、公正、公道是世道人心的“好声音”;正知、正念、正行是克己守正的“正能量”,行政权力在法治框架下运行,老百姓就会产生公正感、安全感;如果行政权力不受法律约束,那么“法治政府”也便无从谈起。

  在现实生活中,偶尔也会发生权力不受法律约束,执法出现不和谐现象。一方面是法治意识还未全完在人们内心生根抽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执法者权力滥用、破坏法治。就如当前网络热议的“吐槽医院食堂饭菜难吃被拘”,执法人员随心所欲,任性而为,将消费者与商家的普通消费纠纷上升为刑事案件,偏离了执法者公平公正的立场,违背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宗旨,在缺乏法律的统一标准下,损害了群众利益和法律威严。事件背后,人民群众对执法规范的质疑,实质是对依法行政的质疑。

  要消除百姓的质疑声,就需要政府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一直以来,严格公正执法与规范文明执法,就好似硬币的两面,共同决定着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也影响到人民群众在法治中的获得感。就在去年,公安部就基层一线民警面临的执法难点和困惑问题,组织全国上百万公安民警通过视频方式接受集中培训。以后,民警执法随身携带警察证、执法现场全程配备记录仪、在不影响执法的前提下允许群众拍摄……一个个小细节,彰显执法的透明度,也折射出法治的大进步。

  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盼,是法治中国行进方向的“指挥棒”,政府自身厉行法治,是法治政府蓬勃生长的“生命线”。当前,法治政府建设正换挡提速、加速前行,依法行政成为一道时代的鲜明烙印。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以法筑堤”,将权力运行纳入法治化轨道,让喷薄的时代洪流奔涌在既定的河道,政府工作就能在法治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