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8 12: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万仁松  
1
听新闻
扶贫路上显“组工担当”

近日,中组部扶贫干部王小权,在贵州台江扶贫工作中不幸去世,45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两千公里外的扶贫路上,令人沉痛惋惜,更让人肃然起敬。

“一刻不停、一天不闲地在干事”,这是台江干部群众对王小权的评价。扶贫9个月,王小权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决战场,走访调研、下乡干活、洽谈项目……这是他扶贫期间的工作日常。扶贫是关乎全面小康的大事要事,于“私”,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必须答好的试题;于“实”,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必须践行的使命;于“干”,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必须书写的担当。有些干部名头上走到乡村,思想上还在机关,下了基层背着手、踱着步,汗没流一滴、脚不沾泥土,群众意见较大,实际效果更是虚谈。组工干部王小权与干部群众“一起苦、一块干、一道拼”,为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扶贫路上,向王小权学习,我们就要紧跟他的“三个身影”。

主动请战的“身影”——弘扬了“为谁辛苦为谁甜”的组工传统。去年3月,得到组织派人前往台江扶贫的消息,王小权毫不犹豫地主动请战,毅然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投身极其艰苦的农村做“第一书记”,彰显了组工干部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他清楚地知道,干部是“为了谁”、是“谁的干部”,他在扶贫的“大舞台”立起了风向标、做出了好榜样。俗话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今年,脱贫攻坚进入攻坚阶段、收官时期,正是吃紧吃劲的时候,越是如此越不能马虎、不能松劲,必须有更多能奉献、肯吃苦、愿付出的干部站出来,像蒲公英一样洒满扶贫的热土,才能一鼓作气、乘势追击,啃下剩下的“贫中贫”硬骨头,取得扶贫工作决定性胜利。

沉入一线的“身影”——秉持了“躬行自明,身体力行”的行动自觉。在台江干部群众看来,王小权是大机关来的“大干部”,而这名干部“不寻常”,来了就是“自家人”,挂职一个月就跑遍了老屯乡20个村,甚至能为农村改厕挑粪便。在走访交流、不怕脏活的“小事”中,王小权拉近了群众距离,受到了群众欢迎。而少数扶贫干部,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工作飘在面上、浮在空中,被群众称为“透明人”。群众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心中有一杆秤。要让群众真心“点赞”,就需要更多对基层有情怀、对群众有感情的干部,真正俯下身子、沉下心思,带着大家干,做给大家看,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所急。如此,才能真正兑现“小康路上一个不少”的庄严承诺。

谋定发展的“身影”——诠释了“昼无为,夜难寐”的实干精神。争取青少年公益示范夏令营落户、打造教育扶贫实践基地,出事前还在联系“农耕学校”项目……都说项目引进难,而王小权急匆匆的脚步、连轴转的工作,为扶贫点播种了希望。他围绕老屯乡“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为脱贫出点子、找路子,为群众谋好事、干实事,与那些做事盲从、干事茫然的干部形成鲜明对比。事业是干出来的,不了解情况,哪里会有谋划;不清楚问题,哪里知道措施。扶贫帮困,不是政治“镀金”,更不是晋升的“梯子”,而是党员干部展示风采、展现担当的重要平台。“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我们需要更多苦干实干的干部争做主力军、当好先锋兵,圆好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这个共同期盼。

(作者:万仁松 丹阳市委组织部)

标签:
责编:袁中江
上一篇
下一篇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