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踏踏实实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党员干部只有在具体工作中绣好“一针一线”、练好“一招一式”,抓小事下苦功、抓细节盯重点,琢磨成玉、炼己成钢,才能在重任来时能担当、困难来时敢登攀。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1961年前后,周恩来同志为缺粮问题不惮其细、不厌其烦,经他手的32张粮食报表中改动笔迹高达994处,仅《1962年至1963年度粮食包产产量和征购的估算》一表上,就精心计算修改145次,最终让全国人民渡过了粮食难关。邓小平同志说:“一切工作的成绩,都是由一点一滴的细致工作积累起来的”。观诸现实,有些党员干部一心想干大事、成大业,对琐碎小事看不上、钻不进、做不深,工作往往错漏百出、“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党员干部的成长成才往往是从“小事”上得来的,只有对小事细节精细摸底、对举措方法充分论证、对工作环节全程把握,才能提升执行力,在“小事”中收获“大成长”。“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党员干部只有慎始如终、兢兢业业对待每一件小事,练就干事创业的硬本领,聚沙成塔、涓流汇海,才能实现由内到外的全面蜕变、收获从量变到质变的全面成长。
小事虽小,却是党员干部为民情怀的“度量衡”、担当作为的“试金石”。人民调解员马善祥三十年如一日调解群众纠纷,户籍民警邱娥国坚持二十余年救扶孤寡老人、特困家庭,县长柴生芳致力于解决群众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等民生小事……小事虽小,但却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紧密相依、与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息息相关。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越是小事,越能检验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够不够真、为民情怀够不够深、担当作为够不够实。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将目光聚焦一线、调研沉到一线、工作落到一线,立足岗位实际、倾听民情民意,找准人民群众的“微心愿”“小期盼”,将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才能真正锤炼出为民担当的铁肩膀、涵养为民服务的真情怀。
小事虽小,却能于琢磨之中显光辉、在奋进之中见成长。同一件小事,不同的人去做,工作成效可能不尽相同,个人收获也有多有少。路径上,是选择察清始末、溯本求源再解题,还是埋头苦干、摸着石头过河,其中快慢有异、质效更是不同。标准上,是选择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还是精益求精、树立标杆,目标差之毫厘、拼搏奋斗便是差之千里。最是小事见态度、最是小事显成长。广大党员干部须将每一桩小事当成一件大项目,多方求知、全面求解、求最优解,在小事中涵养见微知著的眼力、提升破题解难的脑力,于小事中收获成长。时刻将小事记挂在心,不断在切磋琢磨中提升工作标准,在越阶攀峰中提升工作品质,在解决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练就临危不惧的大心脏、处变不惊的强定力,努力实现从能担小事到能成大事的跨越转变。
(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 徐成成;区委组织部 刘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