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福,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为民造福,蕴含着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是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的使命责任。党员干部须把握好“宽”与“紧”的辩证关系,以“紧”律己、以“宽”济民,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
思想再拧紧一点,让“为民路”更宽一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党员干部当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可能真正赢得民心。从延安时期默默奉献、以身殉职的少年战士张思德,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人民公仆焦裕禄,再到把百姓放在心上、把青春献给家乡的时代楷模黄文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始终闪耀着熠熠光芒。“为人民服务”绝非一句口号,而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锻造意志之魂,增强政治能力、锤炼过硬本领,做到思想到位、能力到位、作风到位,努力成为服务人民的“行家里手”。
工作再盯紧一点,让“利民路”更宽一些。“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利民,就要瞄准人民群众所忧所急所盼,把一件件事办好办实,使人民群众得实惠。当下,人民群众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生态、精神文化等方面有了新的期盼,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干部应自觉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把广大群众所想作为“主动去做”的,把广大群众所愁作为“一定去做”的,把群众所急作为“马上去做”的,在压茬推进中提升工作质效、夯实利民基础,让广大群众的美好期盼能够尽快“立竿见影”,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日子再过紧一点,让“惠民路”更宽一些。“足国之道,节用裕民。”以党政机关的“节”促人民群众的“裕”,让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民生效益,对党员干部来说不仅是优良作风、精神品质的充分体现,更是践行初心、忠诚履职的使命担当。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这不是个人短时间的表现,而应是“永远在路上”的坚守;不是国家现阶段的要求,而应是弥足珍贵的“传家宝”;不是群众一阵子的幸福,而应是党风政风永恒的浸润。党员干部应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强化“积水成渊、聚沙成塔”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涓滴之力”积“千秋之利”。
(作者:孙婷婷 昆山市周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