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辑录了史砚芬、王孝锡、方志敏、赵一曼等30位革命烈士留下的红色书信,是最真实的党史,也是最鲜活的教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以史为鉴,认真领悟每一封家书、每一则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感受革命先烈们在英勇就义时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对祖国无限眷恋、对家人无限惦念的厚重家国情怀。
一封封家书,凝结着先烈们忠于信仰、追求真理的革命意志。1928年5月,时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的史砚芬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临刑前,他写下了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封信,信中写道:“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字里行间充满对信仰的忠诚、对理想的坚守,以及为革命不怕牺牲的顽强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党员干部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践者、推动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封封家书,映照着先烈们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1929年8月,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刘谦初,在赴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途中被捕。在狱中,他写诗鼓励妻子:“无事不必苦忧愁,应把真理细探求。只要武器握在手,可把细水变洪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正是因为有这些始终秉持初心的革命先辈,他们在革命路途上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当前,我国正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应担当作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主动上前、勇挑重担,大力发扬革命先辈“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精神,努力创造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的实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一封封家书,彰显着先烈们无私忘我、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1936年,烈士赵一曼给儿子写下遗书:“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寥寥数字,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又有“舐犊情深,不忍舍离”的慈母大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正是无数先烈舍生取义、血染河山,才有了今天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一封封家书背后,是一颗颗炙热情怀,每一名烈士都是共和国的基石,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员干部须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秉公办事,勤政务实,做到“钉在哪里,哪里就闪闪发光”。
(作者:颜姝 南京市秦淮区行政审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