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开班式上讲话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年轻干部必须“动”起来、“深”下去,把调查研究的基本功锤炼得更扎实、更娴熟、更有力。
调查研究是破解难题、形成思路、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但现实工作中,少数干部却在调查上“跑了调”、研究中“走了心”。有的调研就像“演员跑穴”,走设计好的“路线”,看布置好的“场景”,见挑选好的“群众”,结果调研“现场”变成演绎“片场”;有的调研就像“水中葫芦”,一半沉在水里,另一半露在水上,身到心不到,看到的没入脑,听到的没入心,结束后没下文,等等。这样的调研很难听到真声音、发现真问题、看到真情况,调研成果也难以为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对实践进行有效指导。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有哪些急事难事,基层党建有哪些短板弱项,改革发展有哪些堵点痛点?这些问题的答案,翻书找不到、闭门想不到,只有深入一线调研才能找准和解决。应做足调研前准备工作,明确“查什么、如何调、怎么用”。坚持问题导向、一线导向,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深入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倾听干部群众的诉求,摸清基层发展的实情,尤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更要紧抓不放、多次调研、反复研究,真正搞清楚问题症结、想明白解决路径。
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落脚点。如果调研成果“束之高阁”,发现问题“悬而不决”,那么就算前期准备再充分、调研过程再深入,也只是“篱笆墙抹石灰——外光里不光”。把“解决当下”与“有利长远”结合起来,分清轻重缓急、设定优先顺序,既要解决“燃眉之急”,也要思考“长久之计”。面对群众的关切诉求、急事难事必须积极回应、尽快解决,而对一些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稳扎稳打、挖根溯源,拿出破解的实招硬招。定期开展“回头看”,查验问题有无反弹、成效是否达标,确保调研工作真正出成果、见实效。
(作者:张创举 灌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