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然而,在落实过程中,依然有一些地方,文件通知少了、微信通知多了,座谈会议少了、视频会议多了,督查汇报少了、调研考察多了。不少基层单位仍然面对着对口部门多、工作靠“留痕”、工作人员少的问题,以“形式主义”落实“基层减负”的情况依然存在。要把基层减负真正落到实处,须重点处理好“五对关系”。
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为了推动工作,开一定数量的会议,发一定数量的文件,在关键节点进行督办检查,是工作的客观需要。但相应的量应当有质的保证,各层各级都要加强工作研究,深刻把握工作要求,不能对上级的工作要求和文件一转了之。下发文件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量化的量化,能够提出量化要求的就不提原则性要求,有针对性地布置落实工作任务,让基层开展工作有章可循。重要的事情“只说一遍即可”,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可有可无的检查要坚决杜绝,避免文件在互联网、政务办公系统、微信工作群里满天飞,减少高科技条件下的办公“任性”。
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对基层单位的管理考核,应当注意“一根指挥棒”通到底,实施综合考核,对考核指标进行整合优化,避免“政出多门”。考核上突出重点工作、核心工作,对基层其他工作,应当适当松绑解压,让基层有一些自选动作和主动发挥的空间。作为组织部门,更要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到管基本、管长远、管方向的大事上面,聚焦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抓住工作重点和难点,做好放管结合,改变“党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局面,减轻基层党建工作压力。
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基层工作不仅要讲结果,也要讲过程,不仅事要做成,还要做得“规矩”。因此,适当的“痕迹化”管理必不可少,“虚功”往往反映的是工作的严实程度。但是要虚实结合,既要留痕也要留绩,尽量精简台账管理,控制评比检查,不简单以资料多少论高下、留痕与否定优劣。检查督办,也不能仅仅在办公室查看资料、听取汇报,更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人民群众中去寻根究底、掌握实情,多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察实情、听实话,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处理好“专”与“精”的关系。基层减负,既要有“专人”,也要有“精兵”。要把基层减负作为反“四风”的重要抓手,纳入各层各级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要领导带头执行,而且要专人负责、专人跟踪,确保相关部门把减负规定落到实处。要加强基层保障,提升基层待遇,将政策待遇、评优评先等更多向脱贫一线、项目一线、基层一线倾斜,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引导“精兵强将”向基层流动,提升基层完成工作任务能力。
处理好“纠”与“容”的关系。十八大以来,在从严治党的态势下,各级党员干部在党性原则、政治意识、廉洁行政等方面都有大幅的提升。但也存在某些干部的手脚被束缚起来,面对模棱两可的事件“怕担责、怕追责”,导致不敢作为。基层减负也要减轻干部心理负担,让基层干部“辛苦”但不要“心苦”。要用好鼓励激励、能上能下、容错纠错“三项机制”,把“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具体化到基层,问责严肃、规范、精准,切实解决责任层层甩锅、责任都在基层、问责泛化简单化等问题,减轻基层的压力和负担,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事创业有制度保障。
(作者:吕洋,仪征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