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地评线】听·见|拒绝自我设定的各种“羞耻症”
2024-06-04 16:5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辛弦

最近,“羞耻症”这一话题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如休息羞耻症、精致羞耻症、留学羞耻症、名字羞耻症等各种新奇的“症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羞耻症”指的是,当自己做的某件事引起他人的关注,常常感到难为情,甚至羞耻。比如在休息时会产生负罪感、过生日时担心尴尬、打扮精致时害怕被议论、努力学习时则害怕被人说“卷”……诸如此类。

在“××羞耻症”这一话题火了之后,不少网友都产生了共鸣,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或是觉得自己上班穿着很精致感到尴尬,或是上课没回答好问题感到丢脸,等等。

“××羞耻症”之所以会引发大量的关注,除了不少人有过类似的生活经历外,很大程度上也来自社交媒体的推动。一些自媒体利用“美丽羞耻”“努力羞耻”等具有强烈对比的词汇,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制造话题和争议,以获取更多的流量和关注度。美妆博主教人化妆,要打上“拒绝羞耻”的话题;穿搭博主做素人改造,也着重强调这个人平时的精致羞耻,好最大限度地引起共鸣。“羞耻症”仿佛成为了一种流量密码,只要将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行为进行放大和扭曲,再打上“羞耻症”的标签,就能吸引到用户的关注。平台算法通过用户的定位和标签,将内容精准推送给同样具有这些特征的用户。

然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经常刷到这类视频,则会对大家的自我认知和心理状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深陷其中真的产生某种“耻感”。

在传统观念中,“耻感”常常被当作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儒家文化中的“礼义廉耻”便是其核心之一。一个人若缺乏羞耻之心,恐怕难以在社交中立足。适度的羞耻感,就像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审视自己的行为,进而帮助我们建立起健全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但是经过互联网的发酵放大效应,这种“耻感”文化则显然过于极端,甚至偏离了原本的正面价值。因此,我们在面对这些标签化的“羞耻症”时,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能真的被它们所左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系列所谓的“羞耻症”还源于一种过度自我关注的心态,并且为自己的行为预设了负面的评价。也就是无论如何做,都会把自己代入进某种“羞耻症”中。换句话说,这些担忧和恐惧都是由于个体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过度解读和预测他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反应,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羞耻感。

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聚光灯”效应,是指人们总是会认为自己是一切的中心,认为当自己出丑时所有人都会注意到自己,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大。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他人可能并没有那么在意你。很多时候,我们所在意的,他人并没有那么多关注。

或许,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各种尴尬、焦虑的时刻,这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但是过度地将这些短暂的情感体验转化为“确诊××症”,给自我标签化,不仅可能会限制了个人在社交和职场中的自由表达,也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疏离。

其实,生活里没有那么多观众,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所以,不要过多在意他人的看法,学会接纳自己,珍视自己的独特之处,拒绝不必要的羞耻,以“清风明月”的姿态活出自我吧!

标签:羞耻;精致;社交
责编:舒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