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地评线】听·见丨注销手机号引出的热搜话题,需要“回应”更需要“化解”
2024-04-12 16:4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苏心

近日,“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的话题火了,起因是安徽铜陵民警发布的一条安全防范视频。视频中提到,手机号注销后,运营商会重新将其投入市场销售,如果不对原手机号绑定的社交、移动支付等软件进行解绑,新用户可以通过短信验证码登录老用户注册的账号,存在很大安全风险,引发网友热议。

生活中,新办理的手机号收到不明平台的通知短信、常用APP提示已经绑定其他账号等问题,的确有不少人遇到过。这既与注销手机号码被通信运营商重新投进“号码池”有关,也有前机主未及时解绑手机号的缘故,还与APP运营方未合理处置用户信息相关。

随着“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的话题登上热搜,据媒体报道,一些通信运营商也对此作出回应。有的称,回收后的号码将在90天后再次投入号码池售卖。有的回应说注销后的号码会在一段时间后投入市场,具体时限以公司处理结果为准。有的则表示,号码在销户后存在90天冷冻期,冷冻期内客户仍可找回本人号码继续使用,90天冷冻期后号码会再次进入号码库用于后续向市场投放。

针对常用APP提示已经绑定其他手机账号的问题,也有媒体就此询问了购物、外卖等平台客服。某购物平台客服表示,遇到相关情况的用户可通过提供账户名称、账户实名验证等方式找回账号;某外卖平台则提供了“无需验证码换绑”的渠道。

“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这一表述也许略有夸张,但这也给我们提了醒,信息时代,手机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获取各类验证码的手机号码,已经成为个人在网络空间“通行”的身份证明。如果原号码不再使用,而没有及时在各大互联网平台解绑,可能会给个人带来身份仿冒的风险。

事实上,由于人口基数大、号码资源有限,“二次放号”其实是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电信服务规范》规定:用户在欠费30日内未交费的,电信服务商可暂停相关服务,即“停机”;在停机后60日内仍未交费的,可终止服务,即号码注销;号码注销后至重新启用(二次放号)的时间至少为90日,称为“冻结时限”,时限过后号码即可再次放出。

的确,从法律层面来说,规避“二次放号”带来的风险,可能还是要靠用户做好自我管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没有相关义务和责任。同样基于《电信服务规范》的要求,用户申请办理电信业务时,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向用户提供该项业务的说明。电信业务宣传资料应针对业务全过程,通俗易懂,真实准确,也就是说新用户如果选择“二次放号”出来的号码,电信运营商应事先向用户说明情况,给予消费者相应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目前,用户个人或许仍是防范带来风险的首要“把关人”,一旦手机号码不再使用,应当及时与自己的社交、移动支付等软件进行解绑。另一方面,运营商也应提前对这类现象采取一定的防范举措,真正把用户体验放在心上,把用户至上的理念落到细节处理之中。

令人欣慰的是,为解决注销手机号可能带来的风险,目前行业主管部门和通信企业已着手建立数据互通平台,协调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间的信息互通和账号管理。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还推出了“一证通查”服务,并在去年底升级为“一证通查2.0”,可以实现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但目前的一键查询功能,还只覆盖了部分主流APP,且不少人或许记不清曾经注册过多少APP,一项项核查难免挂一漏万。

当然,对于“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这一说法,我们既不必过于紧张,也不应掉以轻心,最关键的是要结合各自情况科学处理,这不仅需要个人对注销或重新申请的手机号保持警惕,也需要作为“二次放号”主体的通信运营商从政策、技术等方面最大限度降低“二次放号”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安全地利用好有限的号码资源,既让老用户注销明白,又让新用户二次使用无忧。

标签:二次放号;通信运营商
责编:洪梦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