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苏心
“不能让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就此停留在了厕所里。”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针对“厕所社交”提出建议,引发网友热议。不少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也提到,“适当延长中小学生课间时间”“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所谓“厕所社交”,是指课间十分钟,孩子们走不进操场,不能在走道里停留,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被逼无奈之下只能躲进厕所里社交。这样的场景或许并不是普遍现象,但提出的问题却很有针对性。曾几何时,打球、踢毽子、跳皮筋等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还是许多人难忘的校园记忆,如今一些学校的课间十分钟正逐渐“消失”,操场上学生寥寥,教室之外的校园冷冷清清。
其实,类似的问题早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课间圈养”曾先后成为热点话题。那么,中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是怎么消失的?“厕所社交”又为何兴起?
不难发现,学生被“圈养”,很大程度上在于大人们的所谓“安全考量”。“厕所社交”的出现,一方面可能缘于学校对学生安全的顾虑。在司法实践中,学校在校园安全事故中往往会因“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被判承担赔偿责任。为了减少安全隐患,一些学校对课间活动的管理日趋僵化,甚至“一刀切”规定除上厕所外,学生课间不得离开教室。
另一方面,课间十分钟的消失,或也缘于家长的焦虑与过度保护。部分家长认为限制学生课间活动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要求孩子在学校绝对安全,这些矛盾反过来也使得学校对课间活动严加管制以至于实质上取消。
事实上,课间十分钟活动既是孩子们注意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身心健康的必要保障。已经有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堂课结束后,需要适当的放松。不仅如此,学生久坐还会导致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如肥胖、脊柱侧弯、近视等,长此以往显然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在孩子们的教育和培养上,强调“既要”“又要”“还要”,则是一道必答题。那就是保证学生在校园中的安全是底线,但是安全绝不能成为束手束脚、“圈养”孩子的理由,不能为了“不出安全问题”而“因噎废食”。
破解“厕所社交”之困,就要把课间十分钟真正还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围绕孩子的各方还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正如李国华委员呼吁的那样,“还需教育部门、学校、家长之间及时进行多方联动协同。”
比如,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积极推动校园安全法规的出台,为学校安全管理提供指导和法律依据,以更加完善的法律细则,厘清校园安全事故的责任边界,由此打消学校的安全顾虑,不吝于将课余时间交给孩子;学校也要担起应有的责任,让孩子们课后敢于跑向操场,确保学生校内外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落实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等;家长也不妨调整心态,减少过度保护的冲动,别把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
把孩子们从或许略显夸张的“厕所社交”中解放出来,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可能遇到的困难也不会少。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期待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要像保护孩子的安全一样,保护好课间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