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非文
线下演出市场近来可谓“热辣滚烫”,热门演唱会、音乐会、戏剧等门票更是一票难求。然而,一边是不少网友“拼手速”“掐点”都抢不到票,另一边,一批自称“票务”的账号却宣称自己“手中有票,能接受价格的来”。据媒体调查报道,这些“票务”不仅可以提前售票,甚至可以无视购买限额,任意选择场次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所谓“票务”都并非演唱会官方指定的销售平台。但有“票务”账号发文称:“票务并不是黄牛,我们的票都是主办方提供的,按照市场定价,虽然不是官方售票,但是手上有的票都是主办方赞助出来或者买过来的。至于为什么你抢不到票,而票务却有那么多票?因为官网上只会开放30%左右的票,另外70%的票大多都卖给了票务公司。”
以今年3月2日的某歌星上海演唱会为例,官方售价最高2580元的票,在某平台“票务”那里最高竟卖到11000元,溢价之高令人咋舌。
观看演出本是件享受的事,可现在,不少观众花着内场的钱却只能坐在看台最外围,内场票的价格动辄上万,看演出似乎变成了一场以爱之名的“氪金”游戏,任谁都会觉得糟心。
那么,“票务”到底是不是“黄牛”?正如法律界人士所分析,从法律角度上来看,判断一个行为合法与否,主要看其实质法律行为,而非名义法律行为。所谓“票务”如果没有合法的营业资质以及销售演出票的合同依据,只是通过非正规手段赚取票款差价牟取利益的,与“黄牛”行为并无差别。
简言之,所谓“票务”也只是换了个马甲,哪怕说得再冠冕堂皇,依旧掩盖不了其“黄牛”本质。
去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印发通知: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每场演出每个身份证件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
购票“强实名”,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黄牛”大量囤积门票的行为,但就目前来看,并没有根本解决购票难的问题。眼下,新型倒票模式不断出现,譬如有的“黄牛”雇用大量人力,用观众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抢票,即使实施“人证合一”也无法杜绝这种代抢;也有“黄牛”通过特殊技术软件大量刷票,然后高溢价转卖;更有甚者,与主办方进行所谓合作,用各种手段拿到“预留票”“赞助票”“工作票”等,然后高价卖出……于是乎,这种倒卖行为已逐渐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消费者正常购票渠道被大幅压缩,甚至倒逼真正想买票的人被迫入手“黄牛票”,严重扰乱了演出市场秩序。
“本来可以买几张票的只能买一张,亲身体会,特别气愤又无奈,建议严查严打,还大众一个公开透明的物价。”网友“唐唐”的留言,或许说出了很多观众的心声。
的确,观众苦“黄牛”久矣!目前的演出市场虽然火爆,但票务问题若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市场健康发展。去年,某歌星演唱会抢票事件刷屏,粉丝怒喊“宁可鸟巢门口站,钱也不让黄牛赚”,坚决不买天价票。不过,根除“黄牛”光靠粉丝的抵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消费者、平台、监管部门等多方合力,共同整治。
按照规定,演出举办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然而,实践中,是否达到了85%门票数量似乎很难衡量,怎样才能保证这85%的票源不落入“黄牛”手中,也有待更加严格的监管。有人建议,可以督促演出举办单位、票务销售平台将票务信息实时传输至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并依法公示票务销售数量、票价等情况,避免演出举办单位为牟取高额利润与“票务”暗中勾结。此举,或许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票务”倒卖门票的可能性。
至于剩下15%的票源,由于多为“工作票”,票面信息并不与使用者直接关联,因此往往是“票务”倒卖的重要来源。有律师也提出建议,对于此类票源可以实行登记制,并密切监测票源流向,实现可溯源管理。
打击倒卖门票行为,市场监管部门确实是责无旁贷。除了常规监管和处罚,还应与时俱进,及时转战到网络,加大力度进行票务市场的线上监管。
期待通过多方努力,演出市场秩序能回归平静,让粉丝观众尽情享受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