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听·见丨刑警“跨界”文物圈,背后是“追求”的力量
2023-12-05 09:18: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留白

“如果将他追缴回来的文物集中起来,足可匹敌一座中型博物馆的藏品”。近日,刑警丁力火了。凭借着对文物考古的痴迷和钻研,丁力被许多同行赞为“跨界高手”,不少同事直呼:“他是刑警队伍里最懂文物的,文物圈里最懂刑侦的,堪称‘宝藏刑警’”。

其实,在文物考古方面,丁力并不是专业出身。但凭借着从小的热爱与钻研,如今的丁力可以说是“最懂”文物的刑警。在丁力家的地下室,收藏了大约1.3万册各类文物考古专业书籍和学术著作。在侦办文物犯罪案件中,丁力特别注重学习,广泛了解各种盗墓手段、文物造假方式以及业内暗语。以前,他向博物馆考古所研究人员讨教。现在,一些机构和办案单位请他去讲解文物历史,鉴定文物真假。

从业余爱好到专业水平有多远?丁力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步登天是不现实的,唯有拿出工匠精神,不断钻研和进步,才有可能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从警26年,岁月辗转,唯一没变的是对文物的热爱。从文玩爱好者到“跨界高手”,丁力总是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文物犯罪领域,他不仅破案无数,还牵头开发了打击涉文物犯罪的数据平台“御金行者”,并将其了解的盗墓现状、打击方式、破案历程写成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可以说,丁力将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事实上,近年来,像刑警丁力这样的“传奇”还有不少。比如,被不少网友称作“最强扫地僧”的颐和园保洁员张旭,凭借对古建筑的热爱,经常在下班后查阅各种建筑、历史、宗教方面的资料,再在上班时一一核对、研究。如今,从颐和园的建筑主体到楹联、匾额,从建筑本身到背后的含义、历史、美学,张旭已然烂熟于心。还有获《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凭借着对诗词的热爱并长期坚持学习,击败北大硕士获得比赛冠军,之后成了培训学校的一名语文教研老师。

在媒体报道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尽管主人公行业不同、职业各异,但他们都长期坚持自己的追求,并为之不断钻研。也正是这样“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助推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达到超出常人的水平。

其实,许多领域的专业人才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经验积累而成的。即使原本是业余爱好者,通过不断学习和钻研,也能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达到近乎专业的水平。丁力、张旭、雷海为的故事,都向我们印证了钻研的力量。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韧劲,都赋予了他们以非凡力量。

十年磨一剑,百回攻一关。无论我们在什么领域学习、工作,沉下心去钻研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然路径。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无论是个人职业也好,还是兴趣爱好也罢,如果能将其转化为自身追求,并掌握一技之长,淬炼精湛技艺,也能够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人生出彩。因为只要不辜负自己的追求,持之以恒地努力钻研,人人都会有“功到自然成”的精彩时刻。

标签:
责编:国亚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