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地评线】听·见丨让冷门知识冒“热气”,乐见更多流量“教授”
2023-11-15 20:20: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图片来源:短视频平台截图

新江苏评论员 文心衣

“中国人2000年前就撸串了”“油条跟奸臣秦桧有关”……最近,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张良仁,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吃饭太认真”,火上了热搜。

点开张教授的短视频账号主页,视频里的他,既是学者,也是一枚“吃货”。一碗小馄饨,被他解读出宇宙的气象;一笼汤包,也被他咀嚼出上下7000年的历史……任何食物,似乎都能与考古学奇妙地结合起来,博主本人博古通今的学识和风趣幽默的谈吐,让冰冷的文史知识冒出了“热气”,也出人意料地将一个冷门专业——考古学,带进了更多年轻网友的视野。

考古领域专业门槛很高,大多数人所知甚少。但要说到煎炒烹炸、花式“吃”法,大家就有话可“聊”了。考古与吃饭,乍看八竿子打不着,一旦打破了“次元壁”,却产生了独特的化学反应。美食的诱惑刺激味蕾,背后的历史则潜移默化留在了脑海中,也揭下了学科高冷神秘的面纱,让知识更有烟火气、更具吸引力。

无独有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德超,最近因为在网上科普哲学,凭借一系列“灵魂拷问”出圈。从生活话题入手,苏德超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为网友讲解哲学,让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成为网友们可以听懂、并加以思考和探讨的热门话题。而网友们在评论区分享自己对于哲学和生命的感受,仿佛大学课堂里的自由讨论。

如果说,知识的获取有门槛,那今时今日,有一批“知识主播”正在成为“破壁者”。在社交平台上,像张良仁、苏德超这样分享“冷门绝学”的博主有不少。从“想做李杜小跟班”的戴建业,到花式讲刑法的罗翔,再到“科学姥姥”吴於人……借助这些教授、博导、院士抽丝剥茧,妙趣横生的精彩演绎,深奥复杂的知识也变得通俗易懂;冷门生僻的内容也能激发起网友“追更”的兴趣。教授学者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用专业又生动的知识,以及平等友好的互动,也充分展示了大学的另一层意义。

培根曾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新技术、新平台的不断发展,让人们看到挖掘“冷”专业背后“热”魅力的更多路径和可能。或许,从来就没有什么高冷的知识,关键是传播和接受的方式。越来越多知识类内容短视频的涌现,知识博主们拼深度、拼广度、讲温度,将流量汇聚成知识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引导公众培养科学思维。这样的知识含金量,无疑也是更健康的流量。

而更进一步看,高校教授纷纷“破圈”的意义,不仅仅只是知识传播。流量背后,我们仍要看到,严肃的学术研究终究与热闹的推广普及不同。一个个有料有趣的案例之外,相关研究者“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勤勉与坚守、“文章不写一句空”的严谨与毅力,更应被看到和珍视。面对年轻朋友表示想学考古,张良仁教授也会给对方“泼一盆冷水”,告诉他们趣味科普不等于真正的学术研究。对照现实中“考古热”和“专业冷”的反差,这种透着“人间清醒”的发声,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