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地评线】听·见︱网约车“空返费”引关注,莫让管理留空白
2023-10-30 20:46: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江苏评论员 非文

近日,家住四川成都的王女士通过打车软件预约了一辆网约车,从二环出发到郊县办事,总距离约49公里。上车后,司机告知王女士,因为目的地比较偏远,回程很难拉到乘客,需要王女士额外支付80元的空返费。因为着急出发,王女士便支付了。

司机随口报价,用个人收款码私下收钱,乘客则各凭本事讨价还价……关于“空返费”的现象引发强烈讨论。

“谁知道你空不空、返不返啊!”“给了空返费,司机回程如果接到单,空返费岂不是白给?怎么都是司机不亏,那我当然不愿意呀!”在乘客看来,自己只坐了单程,还要额外花一笔钱,自然不情愿,而且平台也没有明确提示需要支付空返费。

而网约车司机们也有自己的苦衷,“以从深圳出发去广州的跨城订单为例,单程120公里,来回240公里,如果不收返程费也不收高速费,只收单程300元的车费,我们赚什么?”如果不收取空返费,平台抽成、来回油费、过桥过路费加上时间成本,司机很可能白跑一趟甚至亏本。

按照《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合理确定网约车运价,实行明码标价,并向乘客提供相应的出租车发票。网约车费用采取市场调节价,由平台即经营主体负责定价。

纵观整个市场,只有少数网约车平台明令禁止司机加价议价的行为,大多数网约车平台规定“在规划路线中产生的过桥、过路、高速费等部分情况下,司机可以合理收取附加费”,合理附加费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例场景,如遇其他场景,请与司机沟通协商,使用其他方式进行支付。

也就是说,网约车司机是否能收取空返费,要根据平台本身是否有明确的规则来界定。如果平台明令禁止,司机私下收取则属违规,乘客可以投诉;如果平台规则模糊不清,那么司乘双方应当事先协商一致,如果同意支付此类费用,就达成口头承诺,如果不能协商同意,就可以直接取消订单,避免后续争议。

“我可以付空返费,但你要在上车前说,我不接受半路加钱。”“合理收费并无不可,重要的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根据网友留言来看,乘客最不满意的地方,不是空返费,而是司机和平台的告知方式。不排除有些司机会提前打电话告知,很多司机都是等乘客上车或者快到目的地时,才突然提出额外付费的要求,如此猝不及防,乘客有意见也就不难理解。平心而论,从消费者的心理来说,网约车的计费应该是大体确定的、可预期的,但空返费并不在打车软件内显示,也就难免会产生抵触了。另外,收取的空返费大多没有票据、平台订单上也没有记录,如果后续需要维权也缺乏依据。

其实在出租车市场,向乘客收取空驶费也是许多城市的通行做法,网约车萧规曹随也似乎有理可依。目前,有空返费的订单主要集中在从高铁站、机场出发到较远或较偏僻的目的地,以及一些跨城订单,返程确实不容易拉到乘客,额外收取一些费用也是合乎情理的,但到底怎么收,尚且缺少规范的标准。

对于这一现象,正如江苏省消保委所认为的,网约车“空返费”应当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我们也期待网约车平台能担起责任,将“空返费”纳入平台管理,制定合理收费标准。可以联合行业协会,在听取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监督组织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司机、乘客及社会各界诉求,出台相关行业标准。有关行政部门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指导价格。

空返费能不能收、收多少,都需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是一笔糊涂账,管理方面更不能留有空白。而只有制定好规范,按规办事,才能更好地维护司乘双方权益,让网约车市场行稳致远。

标签:司机;乘客;订单
责编:邵文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