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听·见丨高铁设“静音车厢”?期待是个好的开始
2023-10-14 20:03: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云柏

#12306推出静音车厢#话题最近冲上全国热搜榜,一时间讨论不断。据中国铁路官微消息,京沪、京广、成渝高铁等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设置了静音车厢,在铁路12306App或官网选择带有“静”字的班次,勾选优先分配静音车厢,即可在有余票的情况下选乘静音车厢。

在高铁客流持续攀升的当下,“静音车厢”无疑是一片“出行净土”。它给了希望保持车厢安静的乘客更多选择权,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噪音不休而引发的争端。但在相关话题的讨论里,除了支持声外,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出现。有网友表示,“静音车厢只能约束到遵守规则的人,如果只是靠自觉,和普通车厢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相应的处罚方案,就起不到实际作用。”也有网友认为单设“静音车厢”,不是就默许其他车厢允许吵闹行为存在?反而不利于营造整体文明环境。

对于“静音车厢”的概念,网友们其实并不陌生。早在2020年底,京沪高铁就推出了“静音车厢”试点服务。为尽可能营造“静音”环境,车厢内设置了多条“硬性”标准,如车厢内语音播报音量调整到正常音量的30%至40%,餐服员进入静音车厢也会停止对商品的介绍,同时列车上还会为旅客准备眼罩、耳机、止鼾器等“静音”商品。但对于最应该“静”下的乘客,却没有如此明确的硬性要求,当有人产生噪音,乘务员的职责是“轻声引导”,如不听劝告,在有空余座位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劝离到普通车厢。这也是部分网友对“静音车厢”产生质疑的主要原因。

网友的担心不无道理。从他们分享的乘坐体验来看,在缺乏强约束性规范的前提下,现实情况往往让“静音车厢”陷入尴尬境地。诚然,高铁车厢作为高度封闭的公共流动空间,要单方面建立起“绝对的秩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实地推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一系列难以界定的问题,如乘务员的劝说力度、声音分贝的可允许范围、婴幼儿的配合程度等,归根结底,一节车厢要“静”下来,更取决于乘客的自律与对规则的认可度。

也有网友提出是否能推出相关惩罚措施来辅助“静音车厢”的运行,在“自律”失灵的情况下寻求“他律”的帮助。而这有些难,一方面,铁路部门并无相关执法权限,另一方面,以严格规定约束乘客出行状态,也违背“静音车厢”设置的初衷。

或许,我们可以将“静音车厢”服务看作一场规范社会文明空间的有益试验。细看“静音车厢”中该遵守的规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携婴幼儿出行时避免孩子大声喧哗或跑动等,诸如此类也是公共场所里最基本的礼仪要求。“静音车厢”的出现,颇像是尝试在具象化的空间里创造细致且有效的“文明范本”,通过这个“场域实验”,公众能亲眼看到文明出行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直观地理解公共空间应该有的礼仪和规范,进而更主动地接受规则、遵循规则。

综上所述,不论是“静音车厢”,还是网友们提出的“母婴车厢”“儿童车厢”等,这些“特设车厢”都不该被当作概念式的存在来强调,高铁运营方作为管理者维护秩序、调节和化解矛盾的义务也不会因为车厢的特殊性而发生变化。从另一角度看,“静音车厢”其实并不是绝对理想式的静音空间,而是一个好的开始,当它和其他车厢的边界感渐渐消失或淡化,文明乘车逐渐内化为所有乘客的行为习惯,它就达成了设立的初衷。

标签:
责编:柏丽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