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图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新江苏评论员 文心衣
“您好,这里是专为优质客户打造的精装修……”“好久不见,XX官方旗舰店给您发了一张优惠券,记得来看看哦!”耳边传来的虽是人声,但想要打断或是询问,对方又置若罔闻,继续自说自话。如今,不知不觉间,随时响起的AI(人工智能)来电,悄悄取代了以往的人工客服和短信提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I客服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人工客服,AI客服可以让用户享受到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大量用户的咨询问题,效率提高,让企业节约大量成本。这样高效的“数字员工”,使得众多企业趋之若鹜。
然而,智能科技的应用,并非想象中的完美。在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网友对AI客服大吐苦水:一方面,不管你需要不需要,智能客服电话推销不断,令人不胜其烦、防不胜防;另一方面,当需要主动对接客服时,AI又成了“拦路虎”。你问东、她答西,好似“鸡同鸭讲”,态度是很好,毕竟也不会生气,但就是解决不了问题。
一边是消费者的吐槽,另一边却是市场的追捧。AI应用于客服领域的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不仅是人们的直观感受,也有着数据支持。《2023中国智能客服市场报告》显示,中国智能客服行业以智能客服软件为主导,约占市场份额的80%。2022年中国智能客服市场规模达到66.8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81.3亿元。而央视曾在315晚会中披露,较人工一天两三百的拨打电话数量,机器人一天能打5000个电话。由此可见,无论是节约成本还是提高效率,AI客服都可以说是“完胜”人工客服。综合对比之下,企业纷纷转投AI客服的怀抱,既是顺势而为,也乐在其中。
商家营销无可厚非,“营销+AI”亦是一种方式,问题就在于滥用与无序。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进步,它本身是中性的。惹人嫌的也并不是AI客服本身,而是滥用技术与信息泄露。因此,如何管住那些滥用AI客服的人,才是关键。企业有降本增效的考量,固然可以理解。但这种考量,不应以牺牲消费者体验,以剥夺消费者寻求客服帮助的权利,甚至以侵犯消费者安宁权为代价。AI的技术价值若是被扭曲被浪费,就与营销初衷背道而驰,商家同样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白忙活一场。
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趋势,AI客服也是其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环。针对AI客服已经存在的问题,我们都期待,相关部门应及时查漏补缺,让其更好地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同时加大处罚力度,谨防个人信息泄露与技术滥用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监管部门不能当“甩手掌柜”,企业不能任性“甩锅”,消费者也不应纵容企业或平台违法违规的行为。总而言之,多方合力才能让新兴技术朝着更便利、更智能的方向演变。
说到底,“以人为本”,既是企业的服务宗旨,也是人工智能的本质。科技,理应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让人更闹心。对于商家来说,智能客服不是解决有无的问题,而是代表着一种服务的升级。而技术的应用是要以改善生活为目的,不是形成一种新的门槛和壁垒。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投入使用。但无论怎样“智能化”,莫忘消费体验的优化。只有尊重消费者,才能换来消费者的尊重,进而赢得市场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