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紫金e评:用好“多彩课间”,让体育回归教育
2024-03-29 11:12: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要求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快节奏的现代教育中,学生的课间活动往往被忽视,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则成为激活学生活力、绘就生机勃勃校园的关键一环。这一通知的发出,有助于让运动进一步回归教育的主场,值得加大力度推行,促进尽快落地见效。

保证中小学生课间户外活动时间,促进孩子身心健康,一直是全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推动运动靠近学生,不少学校探索实践,打出了“新意”,蹚出了“新路”。在江苏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学校创造条件推动孩子们“午休晒太阳”,引导他们在阳光下自由活动,下棋、听歌、聊天,尽情舒展身体,放松心情,继而拥抱自然、爱上运动、健康成长;在成都市迎宾路小学,校方倡导“亲近自然、开启幸福”办学理念,晨读20分钟后,就开启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目的就是要通过体育运动唤醒学生的身体和大脑,为他们一天的学习蓄足活力……可以看出,在各地不同校园里,学校越来越重视大课间运动,纷纷为孩子们“量体裁衣”,推出不同形式体育运动,满足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学生需求,值得鼓励。

倡导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增强素质教育的关键任务。树木育人,重点在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体”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少年儿童学生,学业负担普遍较重,缺少体育锻炼的现状,长此以往危害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校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释放学习压力,调节情绪,更能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在校的学习时间固然宝贵,但对于孩子们而言,运动时间同样十分可贵。只有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强其体魄,才能有效学习,快乐成长。在不少校园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多数学生过于关注学习,而忽视了身体素质的提高;或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有的老师更愿意把孩子们留到课桌前、作业中,挤压本该属于课间运动的时间,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学生们的健康快乐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多彩课间宛如清新的雨露、充足的阳光,让孩子们在高强度的学业中短暂脱离出来,让他们自由呼吸新鲜空气,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尽享欢乐时光,反而更能为学习蓄能,有利于学业提升。体育运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运动,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孩子们还可以增强团队意识、规则意识。比如,在统一的活动中,学生们共同参与、共同奋斗,还可形成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不仅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升,也为学生们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有的学校就推出艺术节优秀节目展演等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举办体育节,涵盖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个项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兴趣选择参与,在集体协作、团队共进中培养集体意识,这样的收获,往往是在教室课堂中难以取得的。

如今,教育部等部门联合推行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政策效力也在持续显效,越来越多的学校把课间还给孩子们。有了充足的课间时间,关键还在于如何用好它。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要“有得玩”,还要“玩得好”,这才是推动政策落地的关键。学校也可丰富课间运动项目供给,结合年龄与兴趣分层,尝试引入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避免学生因重复相同的活动而感到厌倦。此外,随着学生运动时间拉长、走出教室的学生增多,学校也当更注重学生的安全管理,做好防护措施,解决后顾之忧。

总之,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变成教育的“黄金时间”,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探索,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积极靠前,转变教学理念,投入专业力量,让“玩得好”与“学得好”双向奔赴,也让孩子们尽享欢乐的校园时光。(古风)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