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内外联通、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8.2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4%,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体系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全面支撑,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物流要素在线化数据化,开发多样化应用场景,实现物流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同时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提高数字技术在物流业全过程的渗透率,推动人、车、货、路的精准匹配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社会物流总费用进一步降低。譬如,江苏通湖物流园自主研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平台对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时获取车辆运行轨迹,物流责任险和货运险覆盖全平台业务,保障人货安全。
降低物流成本并不等同于简单降低物流或快递的价格,而是要从全局出发、多角度筹谋,调结构、促改革,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通过智能路线优化和交通预测,可以选择最佳的运输路径和时间,减少货物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2023年的“双11”,不少人感受到快递更快了。快递变“快”的背后,是科技持续赋能。事实上,人工智能在物流领域的效率提升不仅体现在仓库管理中,还能在物流运输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下,无人车、无人机、智能柜、24小时无人值守菜鸟驿站等大量应用,让物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智慧型”行业转变。智能设备投入使用,可以为快递员省去往返揽收的时间,有了更充裕的时间送货上门,服务好物流“最后一公里”。有人曾算过一笔账,使用无人车和人工驾驶车辆相比,一年能省9万元左右,相当于节省60%的成本。可以预见,无人配送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减少成本,客户缩短收货时间,“降本提速”,亦是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背后还有现代物流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对多元化专业化服务的需求,要深度嵌入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当此之际,更要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和智慧物流体系同步设计、一体建设、协同运作,促进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采购、生产、流通等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共享,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和过程协同,形成技术驱动、平台赋能的物流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新生态。
随着数字化、智慧化进程加快,物流行业正在科技驱动下发生深刻变革,越织越密的物流网络让实体经济迸发出蓬勃活力。万物奔流,为实体经济的“舒筋活络”,必能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陈语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