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记忆永固。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是血与泪的记忆,更是民族心灵深处难以消弭的伤疤。从2014年开始,每年的这一天,国家都要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活动,祭奠罹难的30万同胞。
今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之名,祀我殇胞,重温那段“钟山石城腥风哀,血灌长江赤秦淮”的悲痛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以史为镜。
中国的国家公祭日,也是向世界发出的信号,历史绝不可重演,苦难绝不可再来,人类应当也必须捍卫和平、共享繁荣。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今天我们纪念死难同胞、铭记那段屈辱历史,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意志。
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看到,今年国家公祭日系列活动继续突出和平主题,自11月中旬起,陆续开展“紫金草行动”、“和平许愿墙”签名悼念活动、“和平之夜”接力诵读活动等,表达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祈愿。同时,公祭日当天将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悼念仪式分会场,海内外同步悼念。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12月11日,国家公祭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江苏网等18家网络媒体共同推出“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大型网络联动公祭活动。以一支蜡烛、一朵菊花、一声钟鸣、一句话语,表达缅怀,寄托哀思,千千万万中国网民在互联网上留下自己的心声和祝愿,汇聚成特殊日子里最令人欣慰的一束束光亮,照亮世界和平的大道。举行国家公祭,是沉痛缅怀的仪式,更是振聋发聩的警钟。唤醒记忆,阻击逆流,更是在建立一座和平航道的坐标,校正人类航船的方向,真正维护世界和平。也提示着我们,无论未来将向何处去,和平与发展当是永恒主题。
每一年的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和平大钟”都会被撞响。钟声深沉悠远,寓意着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深追思和对和平的企望。钟声更催人奋进,鼓舞着中华儿女圆梦复兴的雄心壮志。
对历史最深沉的祭奠,就是创造新的伟大历史;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就是谱写新的时代华章。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中华民族正在不可逆转的道路上走向伟大复兴。进博会大开开放之门,贸易往来在中国变得更容易;中国粮的奇迹世界共睹,再也不会有当年的“粮荒人慌”……在和平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更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有人问,南京大屠杀与你我有什么关系?这段历史,是你我的过去和未来的勾连。经历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提醒我们:强大,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举行国家公祭是一次回溯苦难的历史反思,更是一次矢志复兴的精神检阅,回放着昨日的屈辱和苦难,也凝聚着此刻的责任与使命,更召唤着未来的太平与安康。
86年过去了,有些变化沧海桑田,而有些追求和梦想却始终如一。年复一年的举国公祭,正是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矢志不渝,让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