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元上门做一顿饭”“1分钟1元代人遛狗”“1小时100元陪患者看病”……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增强,生活质量逐渐提升,以及互联网高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人们消费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新型职业层出不穷,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多需求催热“上门经济”,推动相关上门服务企业不断涌现,在满足了人们“个性化”消费需求,以及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同时,也在拉动着新的就业,为经济增长打开新的业态和空间。时下的消费场景中,“上门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这把“火”需要燃得更“旺”一些,带动更多的人在这一新职业场景中实现自身价值。
“上门经济”兴起,既是自发形成的结果,也离不开各方面的因势利导。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其带动就业创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等作用。“上门经济”走进千家万户,正是以“供给牵引消费”呈现出的新场景,需要有效培育和壮大。放眼“上门经济”的不同场景,从上门代厨到代人遛狗,再到家政服务、上门洗衣、美发美容等各个领域都在尝试打开“上门经济”,体现出这一新业态的“热度”。有平台的一项数据显示,最近“上门代厨”的搜索量环比上涨533%。服务新场景吸引消费者跃跃欲试,拉动上门服务相关企业也在优化服务、提升品质中做强自身。一个个鲜活的市场主体成长的“缩影”,浓缩着中国经济的活力奔腾、无限可能。
“上门经济”从“爆红”走向“长红”,服务品牌无疑是催热这一“新经济”的关键一把火。说千道万,服务质量过硬才是“硬道理”。在消费者眼中,拥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服务品牌,上门服务者拥有较好的专业素养、技能条件,以及人人认可的好评度等都是参考的重点。对此,从“上门经济”从一开始,就应当朝着培育品牌、规范行业、加强监管等角度入手,擦亮新意、叫响招牌,开辟一条条我国劳务品牌发展的新路径。
平台经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让互相有需求的人点对点地对接,这其中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机遇。然而,平台经济最终也要“奔现”。 具体到“上门经济”,其前景有目共睹,但发展瓶颈也显而易见。上门服务“奔现”,一定程度存在着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不足的问题。比如,上门服务涉及消费者的私人空间和财产安全,一旦发生服务质量不达标、服务人员失信或犯罪等情况,将给消费者造成严重的损失和不良影响。一个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势必要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茁壮成长。这便需要,对消费关心的服务品质保障、行业监管、标准化服务等都要探索新制度,规范行业发展,不断打开“上门经济”发展的新赛道。
“上门经济”大有可为,深藏着产业潜力点。比如,在一些地方,有的代厨服务就走上了团队合作之路,从日常管理规范从业行为,到推出到岗打卡、统一着工作服等,都迈出了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步伐。小服务能成长为大产业。江苏“盱眙龙虾厨师”已经延伸为集种养、物流、餐饮、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青海“化隆拉面师”辐射到整个拉面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凭技能高薪就业”。“上门经济”前景可期,各地当加强政策护航,为不断涌现出的服务场景提供充足的土壤和水分,也为服务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多的阳光和雨露,携起手来浇灌出服务经济发展的绚烂“产业之花”。(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