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蓊郁、粽米飘香,又是一年端午到。
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挂菖蒲、艾草……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端午节和传统节日创造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习俗。端午节是中国文化的醒目符号之一,承载的是融入民族骨血的天人合一、活力贲张与家国情怀。无论是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还是纪念孝女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说、龙的节日说等等,端午里无不闪烁着中华文化的光芒。
近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觉,关键是文化创新。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以文化创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
这个端午,“2023端午奇妙游”如约而至,采用“今人穿越时空”的故事形式连接当下,以“文化探源”为内核,围绕端午之“天象崇拜”“爱国情怀”两大起源说,寻找节日民俗传承中民族情感的同频共振。于传统文化中找寻“浪漫”,开启了一场家国情怀精神下的“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文化探源,亦是一场“东方精神”的美学呈现。节目以新颖的创意、绝美的形式、深厚的底蕴,再次全网刷屏。近年来,文化类节目立足本土、紧跟时代、善待传统,这种植根于文化自信的文艺创新,更能激活镌刻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密码”和“精神力量”。端午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也越来越焕发出时代的“味道”。
中国的传统节日,不止于阖家团聚,更追求一种精神层面的修为与提升。端午女儿归宁,行孝道,是家庭对礼制文化的遵从,践行了忠孝、合和的家庭观念;端午祭祀屈原,是今人对前人的缅怀和纪念,体现的是仁义、爱国的入世情怀;诵读《离骚》等经典篇章,营造共同的文化情境,更是现代人对中华民族价值的认同。今天,很多家庭依旧像父辈祖辈一样,洗米包粽,互赠香囊,挑选艾草悬于门口,这不仅仅是因为那一口软糯浓香的粽子,也不光是因为香囊艾草的芬芳精致,更是因为我们对端午始终葆有深深的情感认同。传统节日越来越注重仪式感,感悟家国情怀,融入时代元素,既是一种民俗敬畏和文明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
文化内涵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亦是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我们每一次过传统节日,每一次推陈出新,都是在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使其在时间长河的洗礼中,不断闪耀新的光芒。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一道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多少年来,岁逢此时,人们载歌载舞、表达祝福。今天,我们以此为契机,表达心意,祈愿祖国繁荣强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苏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