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这些重要论述,为锻造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强韧筋骨”、勇攀科技创新高峰指明了主攻方向、找准了冲顶路径。
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依靠高质量的教育、依靠高大上的科技进步、高精尖的创新人才突破重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状况的关键指标。时至今日,教育、科技、人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前途与命运,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福祉。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现三者有机统筹一体推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仅从别人那里拿到关键核心技术不可能,就是想拿到一般的高技术也是很难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迅速缩短了同发达国家在科技信息等领域的差距,在航天、量子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弯道超越、后来居上。当前,全球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日趋激烈,需要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加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度,取得更多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加快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的迈进速度。
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呼唤创新也在不断创新的时代,是一个呼唤人才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企业是创新主体、创造主力。一头连市场,一头连研发。首先要加快打破跨产业、跨领域、跨体系产业融合的藩篱,让企业掌握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激活“创新链”。其次要更大力度培育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高质量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强化“人才链”。同时,要把做强现有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更深层次推进产才融合发展,做优“产业链”。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攀登科技巅峰,要坚持目标导向、战略导向、问题导向,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乘势而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久久为功,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一定能够甩掉“卡脖子”之手,登上更多科技创新制高点。(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