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创18个月以来新高;春节假期餐饮、旅游、电影等线下消费超预期复苏;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在一篮子货币中走势领先……新年伊始,我国经济呈现明显恢复势头,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一组组火热的消费数据,折射出人们努力奋斗、用心生活的姿态,展现出奔涌勃发的社会活力,也预示着新的一年经济发展可以走出一条“上扬线”,更加提振我们的信心。
信心不是“沉默不语”的,而是看得见、听得到。我们从一声声摊贩的叫卖,一张张游人的笑脸,一个个工厂的订单都能感受到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感受到往前冲的拼劲。订单忙起来,消费旺起来,无论是生产和需求端的明显回暖,还是市场主体及国内外机构的预期增强,都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阵阵“暖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国家经济回暖跑出“加速度”,看到的是一个个蓄力复苏、实干奋进的省份,和每一位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中国人。
每一年我们都在力争“开门红”,为什么今年尤为重要?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关键之年。经济发展冲刺“开门红”,就是确保“全年红”的底气。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和经济加快复苏,多地企业从春节前就开始加速复产满产,带来用工需求激增。如火如荼的求职招聘活动展开,体现了劳动力市场加速回暖的良好开局,背后更释放出复工复产加速、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的强劲信号。用工热度折射经济温度,透出经济运行回稳向好的暖意。从跨省招工、包机包车接人返岗,到密集招聘、出台资金补贴政策……各地正加力保用工稳就业,推动新一年经济发展“拔得头彩”。
从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形成合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显效,使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底气更足。2023年,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陆续出台落地。北京出台51项“接地气”营商改革举措;湖北明确将“一业一证”改革行业拓展到25个以上;江苏出台42条政策,促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从重大项目开工,到优化营商环境,再到促经济整体好转,政策“暖风”吹热经济,企业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新的一年,我们当拿出眺望“最高峰”的眼界、勇闯“无人区”的锐气、战胜“不可能”的韧劲干事创业,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春天是出发的季节,前路或许还会有“乍暖还寒”,但“寒冬已逝春风起”的势头已成定局。我们满怀信心,踏春而行,拿出起步即冲刺的姿态,以开局的加速度跑出发展的新速度。(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