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在苏州古镇,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手提灯笼,行走在青石板街上,将一盏盏承载着心愿的花灯放入河中;在挂满灯谜牌子的街市,游客和居民参与猜灯谜活动,在“花灯如昼”里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癸卯兔年,立春元宵节喜相连。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充满民俗特色的灯会活动。陕西西安的地标性街区“大唐不夜城”里,数百串唐诗灯牌让游客宛若行走在时光隧道里;浙江建德梅城古镇,璀璨花灯点亮老街、人们在欢声笑语中祈福风调雨顺;在山西、贵州、江苏等地,放烟花、打铁花、舞龙舞狮等各色活动热闹非凡……“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欢腾、热烈之意,开启元气满满、信心满怀的新生活,也让人们领略文化之美。
花灯璀璨、流光溢彩。由此向前回溯,观看特色演出、体验非遗技艺等传统年俗项目,成为这个春节文旅活动一大特色。人们换上旗袍、长衫、汉服,沉浸式体验采茶戏、河灯等传统民俗;满载年货的摇橹船来回穿梭,人们品尝特色美食,感受浓浓的水乡情愫;“打铁花”表演红遍“朋友圈”,激发无数年轻人的体验欲望和参与激情……事实证明,传统文化正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创新、贴近民众,成为丰富年节文化的一抹亮色、展现美好生活的一扇窗口。
传统文化既要继承传统,也离不开从生活、从时代出发的创造。以春节、元宵节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有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绵绵的人文情怀。我们越来越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历史的悠远,还在于其能以多大程度融入人们当下的生活。如今,让传统文化浸润当代生活已成为时尚与趋势,年复一年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为之倾心、倍感自豪。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春联福袋、“国潮”盲盒等年货新品销售火爆,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的生动呈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喜看三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万家灯火同秋月,大地光明不夜天”,这个春节假期,民众的旅游热情得到空前释放。“热热闹闹”背后,是传统文化从社会到个体层面的回归,以丰富的节日活动接续传统,就是要让更多人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让传统文化照进内心、照亮未来。(尹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