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紫金e评:读懂“最缺工”背后的就业需求
2022-11-03 14:21: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苑青青  
1
听新闻

11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全国“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与二季度相比,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观察“最缺工”排行发现,铆工、锻造工、模具工等是新进职业,车工、焊工位列排行前十,可见企业缺少的是技能型人才。排行的出炉反映出我国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用工新需求,也为当前就业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几年,“就业难”“招工难”等问题一直并存。如何让“最缺工”转身“不缺工”?精准地将有技术,掌握技能的人才输送到精准岗位上,还需多方合力。

有专家分析,就业结构性矛盾之所以突出,是因为随着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加快,企业对工人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从着眼于企业的发展需求,从供给端发力。建议相关部门、用工单位以及职业院校通过加大培训力度调整劳动者队伍,多开设带薪学徒岗,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让更多求职者拥有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求的一技之长。

也有观点认为,“最缺工”职业招不到人与其工作环境和待遇有关。在许多人印象里,车工、焊工、铆工等职业往往与苦、脏、累等词挂钩,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并不大。对于这类工种,除了提高薪资待遇,还应着力改善工作环境。建议企业加快推进转型升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因为员工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唯有让其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企业才能生产更多高质量产品、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有报道称,很多大学生宁愿从事起薪3000元到4000元的行政、文秘类工作,也不愿考虑到薪资更高的生产车间。因此,推动就业观念的转变也是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和各省份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开展了一系列举措,如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对技能人才给予职称评定、晋级晋升、劳模选树等倾斜。我们也期待求职者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新型就业观,并看到每一个平凡岗位的闪光之处。“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只要踏实肯干,每个职业都能干出精彩人生。

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既要着眼于当下,更要未雨绸缪,做好长远规划。此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更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或强化。因此,各地有关部门更应当多措并举,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更多企业急需的优秀青年人才,同时,还应继续努力畅通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效衔接,让高素质技能人才竞相涌现、有技可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发展。面对“最缺工”职业,拿出实实在在举措方能破题闯关。我们期待看到,求职者与企业来一场双向奔赴,人才实现自我价值,产业获得长足发展。(苑青青)

标签:
责编: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