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我们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落幕,是终点,亦是新的起点。如何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是当下需要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首先需要进一步利用好冰雪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实际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一些冰雪场馆本身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开发再利用:“水立方”变身“冰立方”、五棵松体育馆从篮球馆变冰球馆。这些场馆通过实现冬夏转换,极大地扩大了自身的利用效益,生动诠释了“节俭办奥”的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理念本身就是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值得我们继续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令人欣喜的是,作为世界上首个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在谷爱凌、苏翊鸣取得金牌之后,首钢滑雪大跳台还将继续申办单板及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并将利用造雪季与专业机构联手开展国际训练营,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大跳台体验并参与训练。相信,在这样的理念下,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的赛事,奥运场馆的利用也将融入大众的日常运动、文化娱乐等生活场景。期待北京冬奥的有形遗产,不仅能方便普通人参与体育运动,还能点亮大众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共享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而且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已经成为现实。在未来,我们当顺应这一趋势,继续以北京冬奥精神为指引,持续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努力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转化为长期的体育事业发展,以赛为媒,以体促旅,力争不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倘若从更宽广视野去看,盘活冬奥遗产的意义已远超体育本身。可不是么,北京冬奥会促进形成了“京张一小时交通圈”,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和周边地区的联通性。除了交通设施相连相通之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互补互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我们看到了北京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正在发力加速。展望未来,随着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建设,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巨大影响,也必将会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长远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不仅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精神支撑,未来也必将继续激励亿万国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奋进、追求卓越。正如全世界所瞩目,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巨大的。当前,需要社会各方给予更多关注,用更大力气来共同来挖掘整理、不断彰显弘扬,让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永续传承。(苏心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