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外资,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窗口。据商务部介绍,2021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1万亿元,增长14.9%,新设外资企业4.8万家,增长23.5%,实现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展示出强劲韧性和蓬勃活力。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过去一年,尽管疫情带来的贸易危机尚未翻篇,外资能否持续保持冲劲和定力,不少人都捏了一把汗。但事实再次证明,我国的外贸韧性强、竞争力强,特别是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都很强。尤其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商务部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吸收外资额以美元计为1734.8亿美元,增长20.2%,和2019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12.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截至目前,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货物贸易总额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吸收外资保持全球第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过去一年,我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见招拆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力度不减,推动了外商投资法、RCEP、自贸区等相关开放政策落地;重大经贸活动精彩不断,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第四届进博会等硕果累累。稳外资,既要看数量、看规模,也要看质量、看结构。2021年,我国外资结构不断优化,主要来源地投资稳定增长,大项目数较快增长,开放高地成效显著。其中,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130亿元,占吸收外资总额的18.5%;合同外资5000万美元、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数量分别增长26.1%、25.5%;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提升至30.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29.4%。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过去一年,疫情之下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热情不减,主要源于对中国市场环境的长期看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此外,14亿人口规模、完备的产业链与配套设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领域场景应用及领先优势,以及高效防控疫情凸显中国市场稳定性等,也都体现了中国市场的相对优势。各大外国商会报告显示,中国仍是跨国公司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近日,中国德国商会发布了2021到2022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结果显示,71%的在华德企对中国市场增长充满信心,计划继续增加在华投资。商务部近期问卷调查也显示,3000多家重点外资企业中,94.9%的企业对未来经营前景总体持乐观态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稳住外资基本盘,是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六稳”工作、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题中之义。展望2022年,我们将“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我们相信,有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良好基础,有超大规模市场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中国一定能够始终成为开放的高地、投资的热土。(饮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