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少谈“不行”的千般理由 多想“能行”的万种办法
—— 干部能力水平与为政素养系列谈⑦
2021-12-08 09:5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立民  
1
听新闻

目标任务确定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落实。落实的过程中,有容易完成的任务,也有难啃的“硬骨头”。碰到难题、顽症,是象征性抓一下就绕道而去,还是咬住不放一抓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这考验的是干部的能力水平、意志品质和担当精神。身为领导干部,要敢于动真碰硬,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少谈“不行”的千般理由,多想“能行”的万种办法。

开展工作特别是创造性的工作,难免会遇到难题。今后五年,是江苏现代化建设夯基垒台、继往开来的五年,也是最考验党员干部耐力和能力的时候。遇到困难想要绕道,总能找到“客观理由”:招引项目打不开局面,可委过于“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产业基础太差”;民生政策落实不到位,可归咎于“权责不匹配、部门沟通不畅”;疫情防控出现漏洞,可解释为“任务重、人手少、人员流动性大”;等等。但解释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抛弃理由和借口,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困难,强调所谓“客观因素”,有时可以理解,但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消极“避事”、畏缩“避难”、推诿“避责”。“困难”纵有千般理由,难敌一个朴素真理:办法总比困难多。当前,无论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共同富裕,还是做好“双碳”工作、推进“双减”改革,都要在诸多“两难”“多难”甚至“万难”中克服阻碍、冲出重围。如果遇事习惯“为困难找借口”,难题显然不会“自我破解”,挑战也不会自动变成机遇。

多想“能行”的办法,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党员干部,既要有宽肩膀,也要有硬肩膀。这个“宽”和“硬”,就反映在面对任何问题和困难,都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而要排除万难、迎难而上。对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要认真贯彻、坚决落实、创造性执行。对于人民群众的事情,不能轻易说“不能办”“办不成”,而要千方百计想“怎么办”“办得好”。对于难以解决的“顽症痼疾”,更要主动对标找差,把挑战变为机遇,把“拦路石”变成“铺路石”。

变“不行”的问题为“能行”的方法,锻造的是能力,提升的是本领。“不行”的理由越多,距离解决问题就越远,问题积重难返,成为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多想“能行”的方法,问题就变成通向成功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变成过河的“桥”与“船”。“能行”的万种方法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从实践中来,从基层中来。把基层当作最大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把实践当作最重要的战场,才能源源不断解锁“能行”的实招硬招,在攻坚克难、闯关夺隘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弓劲箭必远。身为领导干部,面对大事要事、急事难事,尤其要强化“事在人为、为在担当”的理念,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的山芋,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带领群众扎扎实实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陈立民)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