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包头、保定等多地市民服务中心都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相继登上网络热搜。据介绍,针对群众反映的“应办未办”事项,限定5个工作日解决;“完全不能”办理的,3个工作日内回复,并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
所谓“办不成事”指的是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办理、成功审批或群众多次来到办事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等。针对“疑难杂症”,将成立专班,分析原因、限期解决。“办不成事”窗口设立后,迅速引起网友围观,一些成功解决的实例让“办不成事”窗口广受好评,很多网友建议全国推广。也让我们反思,为何行政大厅有那么多个窗口,还需要专门设立一个 “办不成事”窗口?
其实,对办事群众而言,“办不成事”窗口是既立了“态度”,也显了“温度”。不管是推行“最多跑一次”还是“一窗受理”服务改革,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需将办事需要准备的资料全部备齐,但现实群众办事时总有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比如,涉及到多个部门协商配合才能解决的政务服务项目;比如,一些因超限、超期等网络无法预约无法处理的事项;再比如,一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和疑难事项,等等。对于这些事项,如果仅靠服务对象自发打听、询问、反复咨询,会严重影响办事效率。为办事受阻的企业和百姓提供更快捷的办成渠道,即使真的解决不了,让对方得到准确合理的答案,以及必要的倾听和劝慰,同样很有意义。
对行政机构而言,“办不成事”不仅是个“反映窗口”,还成为意见“收集窗口”。办不成事的原因各不相同,“办不了”的,要做好解释疏导;“很难办”的,需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看能否通过容缺受理等方式解决;“不给办”的,更须及时监督问责。有些现场不能明确答复的,事后还可通过各部门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通过这个窗口,如果遇到办事不顺心,没有办成的情况,行政机构也等于有了反馈的途径,能够第一时间收集群众想法,现场能够协调的还能第一时间协调。从这个角度说,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成为了解决群众、企业在大厅办事时遇到“疑难杂症”的一味“良药”。
群众利益无小事。“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诠释的正是“人民至上”的理念和情怀。其实,所谓群众“办不成事”,其中绝大多数是可以办成的事。群众不可能也不需要每天找政府部门办事,因此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或多或少存在偏差,这是客观存在也应理解的。很多时候,群众遇到的不便或办事受阻,更多是由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窗口服务不全面等问题所致。这个时候,“办不成事”窗口更像一个群众可以依靠的“组织”来提供帮助,分析原因,并指导、协调和推动问题的解决。同时,“办不成事”窗口更要成为“监督窗口”,倒逼职能单位进行倒查,将政务“好差评”机制落到实处。
窗口虽小,解决的却是群众、企业费尽周折却“办不成事”的大问题。在深化“放管服”,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今天,凸显问题不可怕,不推诿不敷衍,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一起为群众解决“办不成的事”,让“办不成事”窗口全力为群众“办成事、真办事、办好事”,才是践行服务为民的理念。(文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