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重视不能总在“曝光后”
2021-01-22 09:1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立民  
1
听新闻

日前,新华日报一篇调查报道《儿子开多家公司老子却吃低保11年,淮安黄庄村“假低保”为何这么多》引发关注。文章刊发后,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派员调查,有关地方也责成相关部门配合调查。同样,前段时间本报《莲花河缘何成了“墨汁河”》一文刊发后,相关部门也很快进行清淤整改,目前水环境质量已有明显改善。

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迅速调查整改,体现了有关部门的高效率。对当地群众来讲,烦扰已久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当然是好事。但事情画上句号之后,留给人们的反思还有很多。就拿假低保来说,如此明显的违规问题,并且早就被村民实名举报,居然十多年来都无人问津,症结到底在哪里?在很多地方或部门看来,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只要没有被“暴露”,都不是“问题”,或者无关痛痒,而一旦引发关注、造成舆情,就变成了必须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为什么一些地方总是把“问题”拖到被“暴露”那一刻?为什么相关部门的“重视”总是来得太迟?一方面,与部分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有关,工作拈轻怕重、遇事推诿扯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并不是“办不了”,而是“不想办”。另一方面则令人反思,现有的评价、监督机制是否存有漏洞、有所欠缺?如果说该有的制度都有了,那么在执行层面是否有梗阻、是否失灵?只有把准脉,才能开好方,真正起到防“未病”、治“大病”的效果。

无数个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并非什么问题都能等着它变成“大问题”再去解决,往往在解决之前就已经酿成“大事故”,悔之莫及。杜绝迟到的“重视”和“整改”,既需要舆论监督,同时也要查找监管缺口、补上制度漏洞,让尚未“曝光”出来的问题被及时发现、被高度重视、被整改解决。

年终岁首,正是总结成绩、梳理问题,布局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关键时刻。当前,无论是抓好疫情防控还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要时时保持警醒,多一些问题意识,少一些侥幸心理,才能防止“小问题”捅出“大娄子”,避免总是迟到的“高度重视”和“补救措施”。(陈立民)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