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地评线】紫金e评:精准施策,让产业扶贫长出“摇钱草”
2020-05-12 12: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星辉  
1
听新闻

11日下午,正在山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他指出,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要保护好、发展好这个产业,让黄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草”。

山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份,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西就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大同市云州区位于大同市东郊,2012年被列为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县,去年5月退出贫困县序列。紧抓产业扶贫,大同为我们书写下了脱贫攻坚的生动注脚,也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提供了可参样本。

找准“金钥匙”,产业扶贫结出“致富果”。“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云州区有“黄花之乡”的美誉,当地把黄花产业确立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不断推动黄花产业向规模化种植、集约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的现代农业发展,采取黄花+文化等模式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让黄花成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草”。当前,全区黄花种植总面积达到17万亩,培育了14个龙头企业,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3600多元。

做智叟不做愚公,易地扶贫斩断穷根。西坪镇坊城新村是由原大坊城村和西咀村合并而成的易地搬迁村,常住人口21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8人,已于2019年底全部脱贫,2019年该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68元。搬迁前,这里的群众住房多为土窑洞。现在,他们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而且该地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发展黄花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等措施,让扶贫搬迁户不仅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也能安居乐业,更好融入了新生活,

产业扶贫+易地扶贫,交出脱贫攻坚优答卷。易地扶贫搬迁不只是简单的“挪个窝”,而应该做好后续扶持。以大同云州区为例,今年,该区计划投资6900万元,新建3个扶贫产业园区。在西坪中心村建设占地640亩的扶贫产业园,吸收260人务工;在瓜园新村新建“民之源”黄花饮料加工厂,带动当地60多名农户常年务工;在10个集中安置点建设黄粉虫养殖扶贫车间,以“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吸收1700名搬迁户常年务工。想方设计为搬迁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将产业扶贫与易地扶贫搬迁紧密结合,不仅改善了人居条件,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2月,山西58个贫困县(区)实现脱贫摘帽。大同云州的蝶变,山西脱贫的成绩,让我们坚信,只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我们一定能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星辉)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