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到今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还剩52个县未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越是到最后,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在这场不能输的大战中,既要给“战场”输送“粮食”和“子弹”,也要给前方“战士”加油鼓劲,全面提升“作战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讲得好”,是既把各地区各部门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好,也要把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讲好,用这股无形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贫困群众是脱贫战场上的“主力军”,一旦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脱贫工作就成功一半。在战“贫”中,我们除了要采用挂牌督办的“特殊战术”,也要借力其他方法来打赢这场硬仗。52个贫困县还未脱贫,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除了一些客观原因,主观上不想脱贫的思想还有存在。一方面,要把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好,让贫困群众用脑袋指挥腿,为他们主动迈出“穷窝”点赞;另一方面,脱贫攻坚不是一蹴而就,贫困地区在“摘帽”过程中前进的每一步,都应该获得掌声。这些点赞和掌声,是在思想上为他们送“米”送“粮”,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转化为拔除“穷根”的无穷力量,在实干苦干中闯出一片天,共同跨入美好生活。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无数扶贫干部奋战在一线。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曾经贫困的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在脱贫收官之年,要提升“战斗力”,除了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把“武器”配齐,也需从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入手,把心凝在一起。从“落后户”到带头致富,从帮助贫困人口“挪穷窝”到“换穷业”,把这些精彩的脱贫故事“讲”出来,是对贫困群众和扶贫干部奋斗成果的认可,就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劲,也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信心。
深度贫困地区虽然贫困人口不多,但脱贫能力较差,贫困发生率高,资源禀赋较薄弱。对于脱贫攻坚中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我们一方面下“硬功夫”跟贫穷拼起来,另一方面也花“软力气”把贫困群众和扶贫干部的干劲提上来,既攻坚也鼓劲,把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困难群众解放出来,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我们脚踏实做、齐心协力干,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摆脱贫困的大决战,书写人类反贫困的新奇迹。(许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