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运大幕已经开启。40天时间里,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约30亿人次。2020年春运的“科技味”更浓。无纸化出行、刷脸进站、ETC、智能交通诱导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春运变得很“智能”。
的确,从追求“走到了”到实现“走得好”,今天我们所经历的春运与以往相比,其变化可谓体现在购票、出行效率、出行体验的方方面面。购票不再是通宵排队时的焦虑,取而代之的则是屏幕滑动手指的便捷。尽管不少热门线路的车票还需要靠“抢”,但购票体验与过去相比,无疑有了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随着高铁线网的密布,出行速度和环境进一步提升,随着“海陆空”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私家车的普及,共享经济对“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补充,使得人们无论是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还是出行模式的改变上都日益丰富。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电子不停车收费、继续实施春节假期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将网络候补售票服务扩大到所有客车、进一步优化完善高铁网上订餐服务......多项服务举措的落实正推动着春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当交通出行方式的多元化、运力的提升,加上科技的应用,让春运的出行效率和体验得到改善,让返乡中的人们可以变得从容不迫时,这一幅“流动的中国”图景恰恰也代表着进步中国。
出行的路,连着发展的路;出行的脚步,丈量着国家的进步。稳居世界第一的高铁总里程,稳居世界第二的航空运输规模,走进千家万户的私家车,实现“最后一公里”衔接的共享单车......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理念、优化服务内容、共享发展成果,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民族复兴也就更进一步。
虽然人们的归途依然还有一些坎坷,还有一些服务有待提升,虽然仍有不少人对春运发出抱怨之声,但多数人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交通领域的进步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而“变化了”的春运正一步步朝着人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前进。在这点点滴滴的过程中,慢慢垒起的则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日益增强的民族自信。(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