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秦始皇老家在济南莱芜,将建大型文旅项目”的消息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秦始皇生在邯郸,葬在西安。面对“秦始皇老家在莱芜”的说法,难免令人心生疑窦,甚而觉得有点玩笑。从报道来看,这样的说法来自“中国济南第三届嬴秦文化暨中华嬴秦文化园规划研讨会”,并以已故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对清华简《系年》的解读”为背书,看似有理有据,实则略显牵强。且不说以一家之言坐实“济南市莱芜区为‘伯益封地,嬴秦祖里’‘嬴秦始源地’的结论”是否科学严谨,即便莱芜确与伯益有某种联系,也与两千年后的秦始皇“八竿子打不着”,就好像同样与秦始皇相隔两千年的我们一样。
表面上看,“秦始皇老家在济南莱芜”是一个学术争议问题,实则是地方发展理念的问题。从当地召开的研讨会名字就可以看出,研讨“嬴秦文化”也许不假,但落脚点还是在“中华嬴秦文化园规划”上。一个新的学术论断尚未服众,开发利用就已列入日程,想让人们不起疑都难,何况这样的“故里经济”被人诟病已久。从四地争抢曹雪芹到五省七地争二乔,再到随动画电影《哪吒》热播,多地宣告自己是“哪吒故里”,无非都是把历史名人当成“摇钱树”,把名人故里当作“金招牌”,玩着“借名人搭台、经济唱戏”的套路,“抱古人大腿”换“今人政绩”。
退一步说,即便攀上了“秦皇老家”又能如何呢?相隔千年,有多少嬴秦文物可以展示,又有多少嬴秦文化可以挖掘?人工堆砌的嬴秦文化园,又会有多少游客买账?君不见,山西忻州投入重金建成的貂蝉陵园,如今沦为周围农民的养鸡场;君不见,山西娄烦县砸进数千万元的“孙大圣故里风景区”,现已成烂尾工程。地方发展文旅产业,套路从来只管得了一时,唯有真诚才能久远。“真”要“真”在史料支撑、事迹可信、遗物尚存,“诚”要“诚”在敬畏历史、着眼实际、尊重游客。与其求远求虚,倒不如立足当下当地,看看还有哪些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继承,从中找到具有自身特点的“真迹”和“真心”,这样打造出来的“故里”才不会牵强附会,让人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