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1136亿元,约占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61亿元的90%。专项扶贫资金提前下达,彰显国家对于脱贫攻坚的决心。
脱贫攻坚不是“数字游戏”“速度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也更大,在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同时,科学合理使用资金,保证精准投入扶贫资金,也是夺取脱贫攻坚战最后胜利的关键一步。
扶贫资金本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一方面,做到“精准发放不跑偏、落实到位不走样”,将扶贫在网上逐笔公开,“晒”在阳光下,保质完成任务,也是真真实实把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亲切关怀和温暖帮助送到家。另一方面,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里,不能让脱贫项目“嗷嗷待哺”,扶贫资金却趴窝不动。将扶贫项目审批权和扶贫资源主导权下放到基层,保障贫困地区和人群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让群众了解资金的来龙去脉,知道钱花在哪,才是真正的公开、透明。
扶贫资金准确到达“目的地”,不被克扣挪用是最基本的要求。对扶贫资金的管理,不能仅盯着资金的去留,更要关注资金的使用。把效益高不高、作用大不大作为重要的管理范畴。用好扶贫资金,挖掘出需要雪中送炭的农村贫困地区潜在的资源,更好地激发出农村地区人口内在的活力才是价值的所在。把资金花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效果,地方统筹运用好有限的扶贫资金,每一分钱都科学统筹到位,用在正确的地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脱贫支撑。近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调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目的就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贫困地区需要资金支持,更需要探索运用资金发展方法。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投入与产出比,也应该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产业是区域经济的“发动机”,也是精准脱贫的“铁抓手”。强化扶贫项目筛选,明确实施项目带头人,通过示范引领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只有激发扶贫资金的“撬动效应”,立足区位优势,做足特色文章,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才能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产业扶贫的广泛性、带动性和持久性。
扶贫资金凝结着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的关怀,也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要让扶贫资金发挥更大作用,贫困地区的干部,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干部,都要珍惜这些资金,向脱贫地区学习好的经验做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资金“活水”浇在扶贫“根”上,让扶贫资金开出更多“致富花”,我们才能一个都不少奔向小康。(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