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以“创新一体化”赋能“发展一体化”
2019-09-06 09: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立民  
1
听新闻

  “现在的创新创业已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千军万马’,氛围和伙伴很重要。”9月5日召开的第十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暨2019年江苏科技论坛现场,一位专家的妙语发人深省。的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已成为普遍共识,而以创新一体化引领发展一体化,既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当前情势使然。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试验田”。在加速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三省一市各自的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在很多领域都已“独领风骚”,如上海的人工智能、浙江的数字经济、江苏的智能制造、安徽的材料产业等,但在把“各自的优势”变成“共同的优势”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比如,对各地来说,还存在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创新要素流动不畅,协作分工不够明确,体制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从整个长三角来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缺少,高端人才储备相对不足,重大原创成果和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少,大量企业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有高原无高峰,有数量缺质量,有标准少标杆等一系列瓶颈亟待破解。

  “创新一体化”“科技无省界”,意味着不能再“花开几朵、各自美丽”,而要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共建共享。毋庸讳言,因为不同主体的发展利益诉求存在差异, 导致一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甚至地方政府融入一体化战略的意愿有差别。被动融入、患得患失,融入一体化的内生动力不足,加上三省一市之间的地域性、行政性壁垒,又为创新要素的有序流动造成阻碍。加快创新“一体化”进程并以此为抓手实现重大科技突破,就要跨越观念障碍、制度藩篱、行政壁垒,抓好前瞻规划和统筹协调,主动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各区域各领域互动合作,充分整合现有和潜在资源禀赋,建立统一的市场法规体系、统一的科技创新协同服务网络平台,形成长三角一体化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人才交流市场以及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等。

  当然,“一体化”不是“一样化”,优势互补才能借力共赢。长三角地区各具特色,各有长处和短板,要结合各自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培育自身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错位化、多元化竞争合作,在形成自己经济特色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名副其实的“创新联盟”和竞合有序的“产业集群”。

  创新的核心在于人,创新一体化的关键突破口也在于人,而人才的价值在流动中可以不断放大。从当年的“星期天工程师”到日前的“G42人才创新走廊”,对于人才流动的松绑,政策不断在“试水”,但仍未满足庞大的现实需求。伴随融合进程的加快,应该进一步探索拓展基础研究人才、数字经济人才、国际化人才等交流互动渠道,形成一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新型长三角人才“朋友圈”,使人才在与产业同频共振、与发展共生共赢、与创新互相成就的过程中,达到个人价值最大化和创新活力最大化的完美融合。(陈立民)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